導論
第一編 中國古代死刑制度總論
第一章 中國古代死刑適用原則
一、慎用原則
二、以禮為量刑原則
三、有限法定原則
四、最早針對侵犯集體利益行為原則
五、化死人生原則
第二章 中國古代死刑制度的文化語境
一、天人合一觀
二、報應觀
三、“無訟”下的盛世觀和仁政觀
四、與眾棄之觀
五、陳尸示眾觀
六、順時而殺觀
七、福禍下的赦宥觀
第三章 中國古代死刑分類惻度
一、中國古代死刑分類的變遷
(一)決不待時與待時而決
(二)殊死與非殊死
(三)真犯死罪與雜犯死罪
(四)立決與監(jiān)候
二、對中國古代死刑分類制度的評價
第四章 中國古代死刑制度中的替代刑
一、先秦時期
二、秦漢時期
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四、隋唐時期
五、宋、遼、金、西夏諸朝
六、元明清時期
第五章 中國古代死刑制度中的行刑種類
一、中國古代死刑行刑種類的變遷
(一)起源與漸增時期:黃帝至商朝
(二)繁多與殘酷時期:西周至漢朝
(三)減少與適中時期:三國至唐朝
(四)繼承與反動時期:宋至清前期
(五)人道主義時期:清末
二、對中國古代死刑行刑種類的評價
第二編 中國古代死刑制度分論
第六章 先秦時期的死刑制度
第一節(jié) 先秦時期死刑適用程序
第二節(jié) 先秦時期死刑罪名
一、立法中死刑罪名的變化
二、先秦時期諸朝死刑罪名
(一)黃帝、堯、舜、禹時期
(二)夏朝
(三)商朝
(四)周朝
第三節(jié) 先秦時期死刑運作機制
一、量刑原則的出現(xiàn)和完善
二、特定死刑犯的量刑
三、特定死罪中的贖刑
四、特定罪名中的量刑
五、緣坐在死刑中的適用
第七章 秦漢時期的死刑制度
第一節(jié) 秦漢時期死刑適用程序
一、死刑適用程序的總體設置
二、各級司法機關的職權
(一)縣級
(二)郡級
(三)中央司法機關
三、其它相關司法機關
第二節(jié) 秦漢時期死刑罪名
一、立法中死刑罪名的變化
二、秦漢時期死刑罪名
(一)秦朝
(二)漢朝
第三節(jié) 秦漢時期死刑運作機制
一、特定死刑犯的量刑
(一)官員貴族
(二)老人、婦女、兒童和精神病患者
二、特定罪名中的量刑
第八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死刑制度
第一節(jié)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死刑適用程序
一、死刑決定權由地方掌握的表現(xiàn)
二、死刑決定權上收運動
第二節(jié)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死刑罪名
一、立法中死刑罪名的變化
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死刑罪名
(一)曹魏時期
(二)西晉東晉時期
(三)南方諸朝
(四)北方諸朝
第三節(jié)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死刑運作機制
一、死刑減等不分等原則的確立
二、特殊死刑犯的量刑
二、特殊死刑犯的量刑
第九章 隋唐時期的死刑制度
第十章 五代宋遼金西夏時期的死刑制度
第十一章 元明清時期死刑制度
第三編 中國古代死刑制中的幾種特殊制度
第十二章 中國古代檢勘制度與刑訊制度
第十三章 中國古代死刑制度中的特殊程序
第十四章 中國古代死刑適用中的行刑制度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