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自序
上篇
存在與無明——佛教無明觀的現(xiàn)代詮釋
禪宗的自由精神
論佛法的出世性——兼及佛法的道德教化功能
真心與自由之境——為楚山紹琦禪師誕生600周年而作
中國近代居士佛學略論
近代儒佛關系史述略
中國近代三系唯識學的比較
實踐與自由——虛云與中國近代佛教的精神
《心識的力量——太虛唯識學思想研究》引言
佛法與自由——太虛大師佛學思想中的自由觀念
佛法與革命——太虛大師的革命思想
太虛大師儒學思想述義
太虛大師易學思想述要
歐陽竟無的佛學方法論
現(xiàn)代性與禪——從中日比較的角度看
佛教與當代中國社會——紀念真禪法師圓寂十周年
《普門學報》與“人間佛教”
《歐陽競無佛學思想研究》略評
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高鶴年居士《名山游訪記》讀后
明末云南佛教的發(fā)展與云南文化的
精神——《明季滇黔佛教考》讀后
在“妙峰山歷史文化研討會”上的講話
下篇
現(xiàn)象學視野中的中國哲學
凝視人性的荒野——荀子思想簡論
墨學筆記
中國美學思想中的“韻”
新儒學與中國現(xiàn)代化
“聯(lián)大”精神與中國傳統(tǒng)
“現(xiàn)代性”之根與中國精神的追尋
少兒經典教育的意義
中國現(xiàn)代文學與宗教文化
宗教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問題
附錄 從“放羊娃”到哲學博士(代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