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3年以來,朱明華先生編寫出版了多種版本的《儀器分析》教材,作為化學、化工及其相關專業(yè)本科生的教科書,廣受讀者好評,已經成為《儀器分析》教材的經典之作。本書作者大多為朱先生的學生,曾經得到過先生的諄諄教誨。本書作為化學、化工及其相關專業(yè)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在繼承朱先生主編的《儀器分析》基本內容和編寫特點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了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的特點,在教材編寫的內容取材、深度和廣度把握、基礎知識和新技術搭配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探索。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儀器分析領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傳統的儀器分析方法都得到了改進和提高,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儀器分析技術和方法。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眼睛”,儀器分析方法在化學、化工及相關領域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儀器分析方面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對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也非常重要。研究生是各個專業(yè)科學研究的生力軍,他們的研究工作往往處于學科研究的前沿,掌握好儀器分析這一重要工具,對研究生培養(yǎng)來說至關重要。因此,研究生的教材必須要跟上儀器分析的發(fā)展,在保證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還要體現分析化學學科最新發(fā)展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本書根據分析化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特點和最新發(fā)展動向,收錄了各種重要的儀器分析方法,既涵蓋了儀器分析的基本內容,如傳統的色譜分析、光譜分析、電分析化學等,又加入了目前發(fā)展迅速、應用廣泛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如表面分析技術、化學傳感器、化學計量學等。同時在每章中還盡可能開辟一節(jié)專門介紹各種儀器分析領域的最新技術和前沿研究內容。另外,本書面對的是化學、化工及其相關領域的廣大讀者群,他們一般并不把儀器分析方法作為研究對象,而是作為研究手段。因此本書特別強調方法的實用,學以致用。書中包含了很多有關儀器分析應用的內容,而且突出講述了各種儀器分析方法中樣品處理和制備的方法,期望讀者能通過學習掌握基本的樣品處理和制備方法,以便委托分析檢測部門進行樣品分析檢測時獲得更加準確可靠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