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又稱正書、真書,它是漢字現(xiàn)代通行的字體。楷書的楷字,早期是作為形容詞來使用的。它有標準、整齊、楷模、法式等意義。漢代以前,凡是書寫得規(guī)范、整齊、可為法式的字,都可稱作楷,如寫得規(guī)矩整齊的隸書、草書稱作楷隸、楷草。這里的楷都是當作形容詞來使用的,意為標準隸書、標準草書??蔀槲覀儸F(xiàn)在使用的書體的專名,則是晉代以后的事。魏晉以來,由于統(tǒng)治階級的愛好和提倡,也由于楷書較隸書更為簡易流便,楷書逐漸流行起來,取代了原來隸書為正書的地位。后代統(tǒng)治者更是把楷書規(guī)定為官方的標準書體,是公文、法律、科舉考試、出版印刷等正式場合必用的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