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經濟學理論經濟分析的倫理基礎:馬克思對古典經濟學的道德重塑

經濟分析的倫理基礎:馬克思對古典經濟學的道德重塑

經濟分析的倫理基礎:馬克思對古典經濟學的道德重塑

定 價:¥56.00

作 者: 李建立,李東方,王紅玲 著
出版社: 云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經濟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1125306 出版時間: 2008-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9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拓寬了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問題域,它使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亦即《資本論》第一次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獲得自己新的生存論基礎。經濟現(xiàn)實與傳統(tǒng)倫理之間的矛盾張力突出了社會主義市場實踐的倫理新境遇,而這正是我們關于經濟分析的倫理基礎研究的時代背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呼喚馬克思主義經濟倫理學研究。在理論要點上,我們突出馬克思對市場經濟的發(fā)問方式,即,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以社會貧困問題為出發(fā)點,從“人”的角度向市場發(fā)問,由真理原則引出道德原則,由經濟規(guī)律引出道德規(guī)律,即馬克思通過經濟范疇的人格化,從商品經濟規(guī)律引出市場契約倫理,從人道主義角度引出市場倫理困境,在自由、誠實和公正的經濟學研究中,以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托起契約倫理與勞動正義,在資本的非人化趨勢中發(fā)現(xiàn)資本的人道化趨勢,把古典經濟學的契約交換和勞動正義改造成無產階級的勞動權利呼吁,并由勞動權利進一步要求人的權利。在研究方法上,我們突出馬克思的生命哲學及其生命釋義方法,把世界的“創(chuàng)造”即解釋看作是一種理性和情感參半的思想活動,強調哲學和科學活動存在倫理前提,認為經濟規(guī)律因其不可直接觀察、只能以抽象力來把握的固有屬性而使其帶上某種形而上學性質,這就使得經濟學家得以在經濟學世界觀建構過程中以經濟規(guī)律來寄托不同的道德情感。所以,經濟理論作為經濟學世界觀的技術化或操作化的表達方式,被馬克思稱作“經濟學家的意識形態(tài)”。而經濟學世界之形而上學性質的根源來自于馬克思以“生物學范式”整理經濟世界,強調事物的內在秩序和內在價值,在本體論上以“有機整體”的思考方式肯定事物自身的“生存權利”;在認識論上突出事物的“內在秩序”的不可直接觀察、只能理性把握的形而上學性質;在價值觀上,強調倫理和法理只是事物本質的宣告和理想化的反思影像,亦即,事物的本質就是道德實體,而法律旨在保護倫理關系、實施倫理秩序。法理的基礎是道德,道德的基礎是事物的本質。這在經濟學研究中反映出來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秩序規(guī)定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表現(xiàn)為馬克思對古典經濟學世界觀的理論再造與道德重塑,他既承認現(xiàn)存世界的生存權利及其在倫理與法理上的自我辯護,又從經濟進化中得出現(xiàn)存秩序及其倫理與法理要求的歷史性,從社會歷史的“原始方程式”中邏輯地推出通往未來理想的人道社會的理論通道和現(xiàn)實途徑。在篇章結構上,本文采取三篇結構,突出馬克思價值——認知結構的動態(tài)建構過程,強調馬克思早期思想不是需要擺脫的消極贅生物,而是其理解世界的一種積極的“前結構”,這種.“前結構”作為一種內在的、基礎性的和連續(xù)發(fā)展的、使知識和道德成為可能的價值——認知結構,規(guī)約著馬克思以后思想發(fā)展的路徑和方向,以至連馬克思本人也認為“問題并不在于從思想上給過去和未來劃下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而在于實現(xiàn)過去的思想”。第一篇“前經濟倫理批判時期”突出自由、幸福和契約正義為理論內核的原子論哲學的自然法框架,及其在解答社會貧困這一時代課題過程中,如何被政治學化和法學化為一種以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關系為中心的“有機理性”和“民主制”理想;第二篇“經濟倫理的經濟哲學批判時期”突出馬克思以經濟學解剖市民社會而將人道主義與經濟學、經濟規(guī)律與倫理規(guī)律予以深層學理融合所演化出的唯物史觀的核心框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歷史規(guī)律載起人道主義;第三篇“經濟倫理的經濟學批判時期”則是唯物史觀的經濟學化過程,從商品——貨幣的形式規(guī)定和交換規(guī)律引出契約倫理與經濟人的德性要求;這種契約倫理在生產領域的貫徹使得勞動價值論被“徹底化”為剩余價值規(guī)律,從而扭轉了勞動價值論的倫理方向,使等價交換、契約倫理和勞動正義成為無產階級的倫理武器,指出經濟規(guī)律的人道主義的進化方向,從而要求共產主義公平,即,超越平等主義的勞動權利,視真正的人的權利應該是考慮個體差異的不平等權利。

作者簡介

  李建立,男,1968年生,河南虞城人。1984-1988年就讀于陜西農校牧醫(yī)系,畢業(yè)后在陜西銅川種雞場工作;1996-1999年就讀于云南師范大學政經系,以“價值發(fā)生論引論”為題獲哲學碩士學位;1999-2002年就讀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以“經濟分析的倫理基礎”為題獲哲學博士學位?,F(xiàn)任云南師范大學哲學與政法學院講師,長期從事西方經濟學、馬克思經濟學、發(fā)展經濟學、法律倫理學與哲學倫理學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李東方,男,1966年生,陜西銅川人。1985-1989年就讀于寶雞師范學院政教系,獲哲學學士學位;1989-1993年就讀于云南師范大學政教系,以“社會經濟與人權初探”為題獲哲學碩士學位?,F(xiàn)任昆明學院政教系講師,長期從事馬克思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與經濟思想史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王紅玲,女,1968年生,湖北襄樊人。1986-1988年就讀于湖北廣播電視大學英語系,畢業(yè)后在湖北襄陽育紅學校工作;1993-1996年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法商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畢業(yè)后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經濟法系教師;2004-2007年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yè),以“企業(yè)信用法律制度研究”為題獲法學博士學位;2005年9~11月在德國馬普外國法與國際私法研究所做訪問學者?,F(xiàn)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經濟法系講師,長期從事經濟法、商法、金融法、銀行法、票據(jù)法、合同法、公司法和企業(yè)法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圖書目錄

緒 言
第一篇 前經濟倫理批判時期(從“中學畢業(yè)作文”到《德法年鑒》)
 第一章 青年馬克思學生時代的生命追問——從新教價值觀到自由本體論
 一、人性自由與人類幸福:一個尋求與自然(基督)一致的少年新教徒…………
 (一)自由與責任、權威與理性:人獸自然分野下的自由人性設定
?。ǘ┳杂膳c決定、使命與痛苦:社會原則、肉體原則與精神原則
?。ㄈ┩昝谰车兀簜€人尊嚴、人類幸福和自身完美
?。ㄋ模┚融H之路:世俗的德行(人道)與基督本人的道(天道)
?。ㄎ澹﹪依硐耄洪_明元首政治——民主政治的
 德意志形態(tài)
 二、青年馬克思大學時代倫理價值觀轉變的三個來源或動力
?。ㄒ唬└改傅捏鹧?br />   1.良心、意志與尊嚴
   2.為自己開辟道路,為神圣義務鋪路
   3.天賦理應受到酬勞,天賦應使自我完美
  4.經濟學課程與卡爾式賬單:青年馬克思對待經濟學與經濟問題的最初態(tài)度
 ?。ǘ├寺娗楹臀乃嚮顒樱罕粣矍楹驮姼鑶拘训淖晕医夥排c自由個性
   1.自我畫像對基督圣像的排擠:青年馬克思詩情活動中的自我中心轉向
   2.現(xiàn)有之物與應有之物的截然對立:青年馬克思對自由概念的詩情闡釋
  3.幻滅的詩情結局:在靈魂深處尋覓生命的永恒之美與和諧之音
  4.否定帶來的諷刺狂熱:自由的人道精神對現(xiàn)代科學的戲謔與挑戰(zhàn)
 ?。ㄈで蟆笆挛锉旧淼睦硇浴保悍ㄕ軐W思想試驗中的“現(xiàn)代世界哲學”背景
  1.啟蒙精神的德國思辨形式:青年馬克思哲學活動中的德國古典哲學背景
   2.應有之物與實有之物的對立:“沒有哲學就無法前進”
   3.形式必然從內容中產生:將新的神安放進塵世的中心
  4.誘入敵人的懷抱:建立與現(xiàn)代世界哲學的密切聯(lián)系
  三、“博士論文”中的理性自然觀:一種以自我意識立論的自由本體論
 ?。ㄒ唬岩煞椒ㄅc表象自由:哲人的自我意識及其在世界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情感與原則
 ?。ǘ┱苋诵蜗笈c哲學態(tài)度:哲學體系的歷史必然性及其人格化生活歷程所產生的自然倫理與知識倫理問題
 ?。ㄈ┑轮兛死嘏c伊壁鳩魯?shù)淖匀徽軐W的比較:哲學——科學活動的倫理前提與青年馬克思的原子概念
  (四)原子形式規(guī)定(抽象的個別的自我意識)的實現(xiàn):原子偏斜的三個倫理結論
  1.抽象的個別性與人的自由對立
    2.先決條件懸置與人的幸福寧靜
  3.原子間性與自然法一契約正義
    ……
第二篇 經濟倫理的經濟哲學批判時期(從《巴黎手稿》到《新菜茵報》)
第三篇 經濟倫理的經濟學批判時期(《資本論》及其手稿)
結束語
參考文獻
附件一
附件二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