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誕生于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本屬于反婆羅門教主義思潮中的一支小小教派??稍诮涍^2500多年的發(fā)展之后,佛教已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對當今社會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比如在中國,佛教早在隋唐時期便已完成本土化,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又如在東南亞的許多國家,佛教甚至取得了國教的地位。不僅在東方,近年來很多西方青年也逐漸對佛教產生興趣,至此,佛教開始登上歐、美大陸。佛教為什么會取得如此成就呢?這一切都與一個稱之為釋迦牟尼的人有關,因為他是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努力與智慧為今天佛教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讓時光倒流到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在一座名為伽耶山的苦行林中,一位青年坐在一顆大樹下,正在冥思著什么。他就是年輕的釋迦牟尼,此刻正在苦苦地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本是位于古印度東北部的一個小小邦國——迦毗羅衛(wèi)的太子。悉達多太子從懂事時起就常常思考人生、思考世界。當他有一天發(fā)現(xiàn)人生的本質是痛苦和煩惱的時候,便發(fā)誓要為全人類找到一條解脫的大道。為此,年輕的太子拋棄了自己的王國、妻兒以及一切榮華富貴,毅然出家修道去了。6年過去了,就在本段開頭所提到的那片苦行林中,悉達多太子終于證悟了真理,從此自稱為“佛”,意為“覺者”,也稱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圣人”。隨后,釋迦牟尼只身趕到鹿野苑,向曾經侍奉過自己的5名侍衛(wèi)宣講了自己的感悟,并度化了他們,收他們?yōu)榈茏?。這件事在佛教史上被稱為“鹿野苑初轉************”,這是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標志著佛教的正式成立。從此,釋迦牟尼就帶領著這5個人踏上了布教的旅途,開始偉大而輝煌的事業(yè)。他的目標是消滅一切煩惱,拯救眾生脫離苦海。釋迦牟尼用一生在實踐著他的諾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釋迦牟尼的足跡踏遍了恒河兩岸,上至國王、下至奴隸,千千萬萬的人從他的教法里獲得了解脫。比如,在度化奴隸優(yōu)波離時,佛陀主張“微木能生火,卑賤生賢達”的眾生平等精神。這種精神在幾千年前的等級森嚴的階級社會中不啻具有巨大的進步性和革命性。這不僅體現(xiàn)了佛陀所具有的革命家的魄力,同時也體現(xiàn)了他那顆仁慈的、溫暖的、充滿了人道主義關懷的心。45年過去了,在釋迦牟尼80歲那年,他涅于拘尸那羅城的娑羅樹林里。涅之前,佛陀預言他的教法將于不久之后弘傳北方,未來還會流行于西方。2500多年過去了,釋迦牟尼的預言應驗了。相信,以佛教為載體的佛陀精神還會流轉下去,繼續(xù)教誨我們,給予我們以人生的啟示。在早期佛教典籍中,并沒有關于釋迦牟尼生平的完整記錄。其事跡主要散見于佛教各宗派的經律中,而且往往與神話傳說交織在一起,但經過整理,我們還是可以發(fā)現(xiàn)釋迦牟尼一生的主要事跡。本書就是以釋迦牟尼一生的事跡為主體,追尋他的一生,溫習他的學說。通過閱讀,感知佛陀智慧的頭腦、慈悲的胸懷,希望會為那些浮躁、忙碌的現(xiàn)代人帶來一股清涼的風。本書還收錄了一些佛本生故事,講述釋迦牟尼成佛前在轉世輪回中發(fā)生的一些因緣故事,其中很多道理對現(xiàn)代人也會很有啟發(fā)。除此之外,本書還對佛教的一些基本理論、佛教的修行實踐、佛教典籍、佛教的發(fā)展歷史等方面做了分章闡述。這對了解佛教知識,更全面地感受釋迦牟尼的思想也很有幫助。本書的最大亮點是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圖解”形式的編輯手法,可以讓您的閱讀變?yōu)橐粓鲚p松愉快之旅。其特點是:①用更貼近生活的語言,為您解決宗教術語的限制和障礙。②用繪圖、考古照片、表格等將您的閱讀形式從線性的文字帶進三維的立體空間。③將文字、圖表等豐富卻零碎的各種視覺元素,綜合成一個完整而有機的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