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1957年獲物理學獎,當時35歲。中國本土出生、成長,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學家要獲得諾貝爾獎,從現(xiàn)在算起,20年足夠。丁肇中,1976年獲物理學獎,當時40歲。在21世紀,中國人在科學上會有許多重要貢獻。李遠哲,1986年獲化學獎,獲獎時50歲。目前惟一在國內工作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了面對21世紀帶給我們的挑戰(zhàn),好好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將是最重要的議題。朱棣文,1997年獲物理學獎,當時49歲。中國科學家要想有所突破,第一要選擇較新學科中有帶領性、人家會跟著走的前沿課題,第二要瞄準代表新趨勢、再向前走一步就渴望會有突破性進展的新技術。崔琦,1998年獲物理學獎,當時59歲。21世紀的物理學也會有革命性的突破,不僅在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學方面,在凝聚態(tài)物理學方面也是一樣。李政道,1957年獲物理學獎,當時31歲。中國已經具備了一切條件,21世紀世界物理學的領袖人物將出現(xiàn)在中國。本書講述了這六位諾貝爾獎華裔科學家的生平事跡和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