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jīng)濟管理經(jīng)濟財政、金融財政稅收2008年中國稅制概覽(第12版)

2008年中國稅制概覽(第12版)

2008年中國稅制概覽(第12版)

定 價:¥28.00

作 者: 劉佐 著
出版社: 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財政稅收

ISBN: 9787505869325 出版時間: 2008-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42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2008年中國稅制概覽(第12版)》就中國各種稅的納稅人、稅目、稅率、計稅依據(jù)、計稅方法、減免稅規(guī)定、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稅收征收管理制度稅務機構等做了全面概述,并配有適當?shù)挠嬎闩e例和圖表。2008年版《中國稅制概覽》,就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收入所得稅的高速內容做了較大篇幅的修訂。與此同時,對相關的稅收優(yōu)惠,稅收征收管理等內容也做出最新的闡述。《2008年中國稅制概覽(第12版)》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查閱方便。愿它能夠有助于讀者便捷地了解中國稅制的概況。

作者簡介

  劉佐,男,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的稅收專家,現(xiàn)任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財政學會、中國稅務學會常務理事,并在我國多所著名大學擔任客座教授。1958年生于北京。1976年高中畢業(yè)后投筆從戎。1984年從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財政專業(yè)畢業(yè)后一直在稅務部門工作。曾為財政部稅務總局局長、國家稅務局局長擔任秘書。從1988年起,歷任財政部稅務總局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稅務局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副主任,稅收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對中國稅制有較為全面、深入的研究,曾參與許多稅收法規(guī)和其他重要稅收文件的起草、編輯及多部稅收專著的編寫工作;主持多項部級稅收科研課題;多項稅收研究成果得到黨中央、國務院和財稅部門領導的肯定,獲得部級獎勵。代表作:《中國稅制50年(1949年—1999年)》、《中國稅制概覽》(以中、英、日三種文字四種版本在國內外出版)、《簡明稅收知識問答》。

圖書目錄

一、中國稅制的發(fā)展
(一)改革開放以前的稅制狀況(1949-1978年)
(二)改革開放初期的稅制改革(1978-1993年)
(三)1994年的稅制改革(1994年以后)
二、中國現(xiàn)行稅制體系
 (一)稅種設置
?。ǘ┒愂樟⒎?br /> (三)涉外稅收
三、增值稅
 (一)納稅人
?。ǘ┒惸亢投惵?br /> (三)計稅方法
(四)免稅和減稅
(五)出口退稅
(六)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四、消費稅
(一)納稅人
(二)稅目和稅率(稅額標準)
(三)計稅方法
(四)免稅、減稅和退稅
(五)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五、車輛購置稅
(一)納稅人
(二)計稅依據(jù)、稅率和計稅方法
(三)免稅和減稅
(四)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六、關稅
(一)納稅人
(二)稅率
(三)計稅方法
(四)特殊進出口貨物的規(guī)定
(五)免稅、減稅和退稅
(六)納稅期限
(七)反傾銷稅、反補貼稅和保障措施關稅
(八)進境物品進口稅
七、營業(yè)稅
(一)納稅人
(二)稅目和稅率
(三)計稅方法
(四)免稅和減稅
(五)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八、企業(yè)所得稅
(一)納稅人
(二)計稅依據(jù)和稅率
(三)資產(chǎn)的稅務處理
(四)特別納稅調整
(五)計稅方法
(六)稅收優(yōu)惠
(七)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九、個人所得稅
(一)納稅人
(二)征稅項目、稅率和計稅方法
(三)免稅和減稅
(四)納稅方式、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十、土地增值稅
(一)納稅人
(二)計稅依據(jù)、稅率和計稅方法
(三)免稅和減稅
(四)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十一、房產(chǎn)稅
(一)納稅人
(二)計稅依據(jù)、稅率和計稅方法
(三)免稅和減稅
(四)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十二、城市房地產(chǎn)稅
(一)納稅人
(二)計稅依據(jù)、稅率和計稅方法
(三)免稅和減稅
(四)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十三、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
(一)納稅人
(二)計稅依據(jù)、稅額標準和計稅方法
(三)免稅和減稅
(四)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十四、耕地占用稅
(一)納稅人
(二)計稅依據(jù)、稅額標準和計稅方法
(三)免稅和減稅
(四)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十五、契稅
(一)納稅人
(二)計稅依據(jù)、稅率和計稅方法
(三)免稅和減稅.
(四)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十六、資源稅
(一)納稅人
(二)稅目和稅額標準
(三)計稅方法
(四)免稅和減稅
(五)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十七、車船稅
(一)納稅人
(二)稅目和稅額標準
(三)計稅方法
(四)免稅和減稅
(五)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十八、船舶噸稅
(一)納稅人和計稅依據(jù)
(二)稅額標準和計稅方法
(三)免稅
(四)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
十九、印花稅
?。ㄒ唬┘{稅人
?。ǘ┒惸亢投惵剩ǘ愵~標準)
 (三)計稅方法
?。ㄋ模┟舛?br />?。ㄎ澹┘{稅方式
二十、城市維護建設稅
 (一)納稅人
?。ǘ┯嫸愐罁?jù)、稅率和計稅方法
?。ㄈ┟舛惡蜏p稅
二十一、煙葉稅
二十二、其他稅收
?。ㄒ唬┕潭ㄙY產(chǎn)投資方向調節(jié)稅
(二)燃油稅
二十三、主要稅收優(yōu)惠
(一)農(nóng)業(yè)、林業(yè)、牧業(yè)、漁業(yè)、水利業(yè)
(二)能源、交通、通信
(三)科技、教育、文化、宣傳、衛(wèi)生、體育
(四)社會保障、民政、民族
(五)環(huán)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
(六)第三產(chǎn)業(yè)
(七)金融、保險、證券
(八)房地產(chǎn)
(九)規(guī)定區(qū)域
(十)進出口
(十一)外商投資企業(yè)、外國企業(yè)(非居民企業(yè))
 和外國人
(十二)外交稅收豁免
二十四、稅務部門征收的非稅財政收入項目
(一)教育費附加
(二)礦區(qū)使用費
(三)文化事業(yè)建設費
(四)社會保險費
二十五、稅收征收管理制度
(一)稅收執(zhí)法依據(jù)、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
(二)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三)稅務登記
(四)賬簿和憑證管理
(五)發(fā)票管理
(六)納稅申報
(七)稅款征收
(八)免稅和減稅
(九)稅務檢查
(十)稅務稽查
(十一)法律責任
二十六、稅務行政復議
?。ㄒ唬妥h范圍
?。ǘ妥h管轄
?。ㄈ妥h申請
?。ㄋ模妥h受理
 (五)復議證據(jù)
?。妥h決定
 (七)海關行政復議
二十七、稅務行政訴訟
 (一)訴訟范圍
?。ǘ┰V訟管轄
(三)訴訟參加人
(四)原告和被告的權利與義務
(五)審理與判決
(六)侵權賠償
二十八、財政、稅務、海關組織機構和稅收征收管理范圍劃分
(一)財政部
(二)國家稅務總局
(三)省以下稅務機構
(四)海關總署
(五)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
(六)稅收征收管理范圍劃分
(七)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稅收收入劃分
附錄
附錄1 中國稅制體系圖(分稅種類別)
附錄2 中國稅制體系圖(分收入級次)
附錄3 部分年份中國經(jīng)濟、財政、稅收主要指標統(tǒng)計表
附錄4 2006年中國分稅種收入統(tǒng)計表
附錄5 中國稅務系統(tǒng)組織機構圖
附錄6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組織機構圖
主要資料來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