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歸責理論研究》遵循歷史與邏輯相結合的方法,在客觀歸責理論歷史發(fā)展的脈絡中,展現其理論形成的內在必然性,論證了客觀歸責的形成是在條件理論、相當理論的基礎上,在法學思潮實質化的背景下,對先前理論中所蘊涵的規(guī)則思想的揚棄,使刑法因果關系理論的當代形態(tài)。本書還論證了客觀歸責理論對我國刑法理論的意義,并以歸責理論為指導思想,從多角度分析了傳統(tǒng)以及當前的刪法因果關系學說,提出我國刑法因果關系研究上的三大特點,以及應區(qū)分因果關系與刑法因果關系,只有后者才是刑法學需要研究的對象;在我國刑法理論對意外事件的處理上,表明了我國的刑法因果關系在具體判斷上的虛無,表明了我國刑法歸責的主觀化傾向,同時通過對我國構成要件行為的對比,說明了我國的構成要件行為其實只是自然的行為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