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國四川學術文化系列:廖平春秋學研究》緊扣晚清學術發(fā)展的歷史脈搏,將廖平的“《春秋》學”放在西學東漸以后中國傳統(tǒng)思想學術與西方文化激烈對抗的背景下考察。從學術淵源和時代特征的雙向角度,從晚清中國政治、學術的總的背景和廖平個人的學術與政治旨趣兩個方面進行了綜合分析。如此,不但給了廖平以“了解之同情”,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晚清學術思想界的總體流脈。作者從中國學術演進的內在理路以及清代學術的時代特色兩個方面分析了廖平經學的特征,指出,清代經學的時代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其與西學對抗和對應現(xiàn)實政治的無奈窘境中,必然走向終結的命運;廖平經學實際上正見證并以獨特的方式完成了傳統(tǒng)經學的終結。在這一認識框架之下,作者系統(tǒng)地從廖平對《春秋》經的認識、廖平的《轂梁》研究、《公羊》研究、《左傳》研究以及廖平《春秋》學的特點和學術地位等五個方面對廖平的《春秋》學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論證,是目前為止全面、系統(tǒng)研究廖平《春秋》學的第一本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