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美學史》首次出版于1998年,曾在國內外受到歡迎。哈佛大學敦巴頓橡樹園高級研究中心曾邀作者前往華盛頓就此書內容做專題講演。此次增訂再版,增加了三十余萬字。就體系完整、內容豐富,資料翔實三者兼顧來說,在目前國內出版的同類著作中,此書堪稱翹楚。從時間上看,自先秦到近代,中國古典美學發(fā)展各個階段重要的美學思想及其代表人物本書都做了翔實介紹,并且特別注意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先秦儒道陰陽諸家、漢代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對美學的影響。從范圍來看,詩歌、繪畫、書法、音樂、戲曲、小說、建筑、園林等諸種藝術美學,本書都做了清晰的梳理。某一歷史階段代表性藝術如先秦的《詩經》《楚辭》、漢代的賦、唐代的詩、宋代的詞、明清的小說戲曲,本書有重點評論。對于中國古典美學中的重要范疇如“美”“妙”“味”“興” “游”“神”“氣”“韻”“逸”等及重要學說如“言志說”“緣情說”“ 興寄說”“美刺說”“妙悟說”“神韻說”“境界說”“詩史說”等,本書都做了源流上的梳理并概括其要義。最為重要的是,本書獨創(chuàng)性地概括出一個完整的中國古典美學體系,即:以“意象”為基本范疇的審美本體論系統(tǒng),以“味”為核心范疇的審美體驗論系統(tǒng),以“妙”為主要范疇的審美品評論系統(tǒng),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藝術創(chuàng)作理論系統(tǒng)。本書還獨創(chuàng)性地總結出中國古典美學五大傳統(tǒng),即:樂天憂世、崇陽戀陰、尚貴羨仙、自然至美、中和為美。本書行文精當至妙,深入淺出,不僅于美學、哲學、文學、藝術專業(yè)工作者是一部不可忽視的重要參考著作,而且于一般的讀者,也是一部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