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義
二、研究動態(tài)
第一章 歷史哲學概說
一、什么是歷史哲學
(一)歷史哲學的舍義及內容
(二)歷史哲學的產生及發(fā)展過程
二、歷史決定論與歷史非決定論之爭
(一)歷史決定論的內涵及其類型
(二)歷史決定論的歷史命運
(三)歷史非決定論的興起及其主要觀點
三、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歷史哲學
(一)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哲學
(二)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的獨創(chuàng)性
第二章 波普爾歷史哲學之一——關于歷史規(guī)律問題
一、規(guī)律的內涵、分類及其探索路徑
(一)規(guī)律的含義
(二)規(guī)律的分類
(三)歷史規(guī)律的探索路徑
二、波普爾關于社會歷史規(guī)律的基本觀點
(一)歷史領域沒有重復性的因果關系
(二)歷史領域不存在與物體運動相類似的社會運動-
(三)人類社會的進化只是一個單獨的歷史進程
(四)人類社會沒有自身的成長歷程和生命周期
三、歷史唯物主義視閾下的波普爾歷史規(guī)律問題
(一)以自然規(guī)律的普適性為根據否定歷史規(guī)律的存在
(二)以自然規(guī)律的重復性為根據否定歷史規(guī)律的存在
(三)以“趨勢不是全稱命題”為由否定歷史規(guī)律的存在
(四)以歷史過程的偶然性為根據否定歷史規(guī)律的存在
第三章 波普爾歷史哲學之二——關于歷史預測問題
一、波普爾關于歷史預測的基本觀點
(一)何謂“預測”與“預言”
(二)歷史的無規(guī)律性導致歷史的不可預測性
(三)“俄狄浦斯效應”破壞了歷史預測的精確性和客觀性
(四)“假說演繹法”說明歷史預測的不可能性
二、歷史唯物主義視閾下的波普爾歷史預測問題
(一)歷史可預測性與不可預測性的關系
(二)人的主體能動性和歷史預測的客觀性之間的關系
(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方法上的異同
第四章 波普爾歷史哲學之三——歷史的意義問題
一、何謂“歷史的意義”
二、波普爾關于歷史意義的基本觀點
(一)歷史無意義
(二)賦予歷史意義和目的
三、歷史唯物主義視閾下的波普爾歷史意義問題
(一)以歷史描述的選擇性否定歷史意義的存在
(二)以歷史理解的主觀性否定歷史意義的存在
(三)以歷史解釋的多樣性否定歷史意義的存在
結束語
一、正面回答波普爾挑戰(zhàn)的必要性
二、波普爾對馬克思主義的曲解及主要原因
三、進一步深化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
附錄一 證偽和證實的統(tǒng)一——為紀念卡爾?波普爾誕辰一百周年而作
一、從“可證偽性”分界標準看證偽和證實韻統(tǒng)一
二、從“試錯法”看證偽和證實的統(tǒng)一
附錄二 探析波普爾對歷史決定論的批判
一、何謂“歷史決定論”
二、波普爾對歷史決定淪的批判
三、波普爾對歷史決定論的批判的合理性
四、對波普爾批判的再批判
附錄三 從混沌理論看波普爾對歷史決定論的批判
一、歷史決定論與歷史復雜性
二、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
三、人類歷史進程的可預測性
四、結語
附錄四 我國學術界對波普爾歷史哲學思想研究述評
一、研究概況
二、波普爾歷史哲學思想研究的主要方面及基本觀點
三、波普爾歷史哲學思想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