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是無私的,感恩也不在于給施恩者回報什么,而是受恩者以同樣的情懷去關愛他人、回報社會,為人類做奉獻。這是社會的美德,也是中華文明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田玉貞校長和向陽小學的師生,在他們的教育實踐中體現(xiàn)和弘揚了這種精神。學會關懷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面臨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學會關懷是學校的社會責任。向陽小學的關懷教育實踐,在幫助學生獲得關懷他人的積極體驗、引導教師感悟教學的幸福等方面積累了具有創(chuàng)新價值的實踐方法,對于我們認識學校教育如何培養(yǎng)學習者獲得與他人和諧共處的能力,從小學習承擔自身的社會責任,都有很多有益的啟發(fā)。向陽小學的“關懷教育”是把一般意義上的關懷延伸拓展,通過關懷教育使校長、教師、學生、家長享受到愛與被愛的滿足與幸福,體現(xiàn)了愛的價值觀。《讓愛傳承》一書實錄了向陽小學在關懷教育實踐中的理念、策略、情感和思考,是研究學校文化建設的優(yōu)秀資料。在問題層出不窮的社會變革時期,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懂感恩、不會感恩的今天,關懷與感恩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素質教育元素?!皩W會關懷、學會感恩”不應只是一所學校的辦學思想,更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