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經濟全球化:一般性描述及其爭論
1.1 理論界說與歷史進程
1.2 經濟全球化“斷代”
第2章 全球經濟聯(lián)系及其體系結構
2.1 全球經濟聯(lián)系的早期例證
2.2 Amin的“世界體系”和濱下武志的“朝貢貿易體系”
第3章 經濟全球化及其權衡
3.1 全球經濟聯(lián)系的現(xiàn)代圖景:16世紀以后的世界
3.2 經濟全球化的成本與收益:斯蒂格利茨詰問
第4章 全球經濟結構演進的差異性
4.1 結構的多樣性與發(fā)展的差異性:基本圖景
4.2 起點的同一與路徑的差異:懸疑及其解釋
第5章 初始稟賦與全球經濟結構的演進路徑
5.1 從生產函數(shù)到經濟選擇函數(shù):一個新的分析框架
5.2 稟賦差異、初始結構以及演進路徑的多樣性
第6章 制度、技術與全球經濟結構演進
6.1 影響演進路徑的制度因素
6.2 技術因素:由來及其影響
第7章 全球經濟結構演進中的“大分岔”現(xiàn)象
7.1 “大分岔”:一種描述
7.2 外生因素還是內生因素:爭論與辨析
7.3 “分岔”及全球經濟調整:我們正走向何方?
第8章 全球經濟的興衰周期及其相互關聯(lián)
8.1 兩個“中心”論:回顧與評論
8.2 東西方經濟興衰:獨立抑或關聯(lián)?
8.3 東西方經濟調整的經濟學
8.4 長周期假設、真實經濟周期以及制度沖擊
第9章 全球經濟調整的推動因素
9.1 東西方的稟賦、技術差異與制度競爭
9.2 一個正式模型
9.3 技術選擇和制度選擇:政府因素的作用
第10章 全球早期經濟聯(lián)系中的“中國因素”
10.1 漢唐努力的全球含義:一種初步評判
10.2 兩宋的商業(yè)精神與貿易機會:關于“馬鞍型曲線”
10.3 蒙古時代的全球秩序及其不對稱績效
第11章 全球經濟秩序肇建中的制度沖突
11.1 關于“鄭和謎題”
11.2 貿易激勵問題
11.3 “貿易選擇權”及其影響
11.4 兩種貿易制度的沖突及其后果
第12章 全球經濟聯(lián)系的“1571折點”
12.1 “隆慶開放”之謎
12.2 兩種利益的疏離及其影響
12.3 “官商聯(lián)盟”的政治經濟學
12.4 貨幣本位困局及其利益沖突
第13章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選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