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序言
孔子對東亞文明的貢獻(代序)
張載及關學研究
張橫渠禮學思想及其對曹南冥學派的影響
《橫渠易說》的新天人觀
論張載對思孟學說的融合與改造
張載的易哲學
論張載的“天人合一”思想
張載哲學的詩性本體特征
張橫渠曹南冥實學思想的貢獻
張載“感通”論研究——以張載“天人合一”之學為背景
陜西館藏關學文獻考察
20世紀陜西學者研究儒學的視野與進展
南冥學研究
南冥哲學精神論
南冥“圣學二十四圖”辨證
曹南冥的創(chuàng)新哲學與二十四圖研究
淺論曹南冥的理氣觀
曹南冥的社會思想與實踐
安義三洞和南冥學派
南冥曹植詩的浪漫主義性格
性情和學術——南冥與退溪學術比較考略
儒學與東亞文明
儒家的“為政以德”與企業(yè)的“形象管理”
《易經》——早期儒家的形上學與意識進化學
Dewey's and Chuang TZU'S epjstemology of ‘oneness’
東南亞儒學的經學淵源與涵義
禮學與正統(tǒng)
儒家文化與東亞文明
先秦儒家之“信”淺析
儒學與現(xiàn)代政治文明
朝鮮理學的最后光焰——李恒老學派主理的見解和斥邪運動
郭再佑紀錄的歷史性和文學性
儒學的社會化與社會化的儒學——梁漱溟文化哲學簡論
附錄
關學、南冥學與儒學研究的新拓展——“關學、南冥學與東亞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五年來陜西地區(qū)南冥學研究的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