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以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爭霸為題材,在民間傳說和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的話本、戲曲的基礎上,運用了陳壽所著的《三國志》等正史材料,羅貫中結合自己豐富的社會閱歷寫成《三國演義》。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三國演義》語言生動、場面宏大、物個性鮮明,塑造出諸葛亮、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人物形象。如諸葛亮不僅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高風亮節(jié),而且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同時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則是一位奸雄,生活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既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位政治野心家;關羽則“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并非國家民族之大義……這些個性鮮明的小說人物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是有很大差別的,希望讀者朋友們在閱讀的時候有清醒的認識和獨立的思考能力《三國演義》出色的文學成就,使它的影響已深入到中國文學、藝術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