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為推動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設置了各種獎項。世界科技界的最高榮譽獎首推諾貝爾獎,我國的最高獎是國家最高科技獎,其獎項的頒發(fā)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科技發(fā)展的方向和前沿。據統計從1964~1997年因研究激光及其相關的應用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共有六人;我國的國家最高科技獎從2000年開始頒發(fā)到現在共有九人獲此殊榮,其中北京大學的王選院士因開發(fā)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并形成產業(yè),使我國印刷業(yè)實現了“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技術革命,獲得了2001年的國家最高科技獎。200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他們的研究成果都與激光有關,一位是八十歲的美國人格勞伯回答了燭光與激光到底有什么本質區(qū)別,為新興的量子光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其研究成果有望用于開發(fā)更加安全的通信加密技術;另外兩位在利用激光進行超精密光譜學測量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包括完善“光梳”技術,其研究成果將可以用來提高全球通信和導航的質量。微波和激光的出現帶動了多個學科的發(fā)展,并演化出了各種分支學科和交叉學科,如微波化學、微波等離子體物理學、微波波譜學、微波電磁生物學、量子光學、激光光譜學、集成光學、纖維光學、激光醫(yī)學等等。這些學科在技術上又打開了微波和激光的應用大門,如微波通信、微波雷達、微波電子干擾與反干擾、微波全球定位系統、微波遙感、微波制導、微波加工、微波醫(yī)療、微波武器及光通信、光計算機、激光加工、激光診斷與治療、激光武器、家庭的光子用具等等。有人預言光子可能會取代電子而成為時代的主角,人類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光子時代。本書是《信息世界與人類》科普叢書中的~本,與信息世界和信息技術相關的其他知識,都可以在叢書的其他分冊中得到,去看看吧,一定有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