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風俗,是一個民族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jié)、習慣的總和。具體表現(xiàn)在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文化、心理、行為意識,以及生產、生活、衣、食、住、行、婚、喪、宗教信仰等等方面獨特的內容與形式。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于民間,傳承于民間。彝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在祖國大西南廣袤的大地上,芙蓉智慧的彝族先民們,譜寫過輝煌燦爛的歷史篇章。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高山聳立、群峰競秀、峽俗狂濤、氣勢磅礴、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云貴高原和康藏高原的東南部邊緣地帶,這種地理環(huán)境的多樣性和人文環(huán)境的多樣性,鑄就了彝族人民勇敢豪爽、熱情好客、民風淳樸、能歌善舞的鮮明的民族特性。節(jié)日祭祀名目繁多,語言文字古老悠久,服飾,歌舞絢麗多姿,豐富多彩,這種生活習俗的多樣性、多元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特征。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文人墨客認為,彝族文化是宜國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