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圖書所選文章文筆優(yōu)美,意蘊雋永,注重的是引發(fā)讀者的心靈共鳴,和文章的作者一起發(fā)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用文章要的美和善感染讀者,影響讀者。本系列圖書選文較新,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字數在千字左右,每篇文章都可以在十分鐘之內讀完,是一套全新的符合當代中學生閱讀心理和閱讀習慣的時代文叢?!盀槭裁磳W生不會思考?因為他們不會閱讀!” “為什么學生不會學習?因為他們不會閱讀!” 當天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發(fā)現,閱讀成為中學生學習中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時。他立即號召他所能影響到的教師,在所有的課程中都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他說,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fā)源地。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和思考的王國,應當教會每一個學生怎樣在書籍世界里邀游。備受今人推崇的曾國藩這樣教誨他的子女:“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可見,閱讀不僅是人類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也是健全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素質的主要途徑。但是,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我們的中學生(也經常被比喻為“八九點鐘的太陽”),深陷于學校和家長給他們設置的“題海戰(zhàn)術”之中,從早到晚有做不完的題目,有應付不完的考試,學生自嘲為“解題機器”、“烤( 考)雞(機)”,他們確實是沒有時間和精力來閱讀必考科目以外的書籍。中學生可憐的閱讀更多地集中在娛樂、武俠.校園小說等門類中,那些內涵豐富.思想深刻、語言優(yōu)美.內容健康,真正能夠滋養(yǎng)心靈的經典著作,卻不是很受他們的喜愛。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一是經典著作雖好,但內容深奧,題材陳舊,不易被中學生理解和接受;二是經典著作的篇幅一般都過長,試題都做不過來。哪還有時間來讀那些“閑書”? 應試教育的現實一時是無法改變的,我們能做的便是給同學們組織一套語言和題材貼近他們生活、內容親近他們心靈.篇幅適合他們在征戰(zhàn)題海的間隙閱讀的圖書,并將這套圖書命名為((十分鐘閱讀叢書》,讓他們用上十分鐘的時間,就能進行一次輕松、愉快的閱讀和富有意義的思考,在這短暫的間隙中感受人類優(yōu)秀文化,體會人類深邃智慧,享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本套叢書分為兩個系列。一是《和中學生一起閱讀時代美文系列》,這個系列側重于選取文筆優(yōu)美、意蘊雋永、字數在千字左右的散文隨筆,注重引發(fā)讀者的心靈共鳴,和文章的作者一起發(fā)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用文章本身的美和善感染讀者、影響讀者。另一個是《和中學生一起走智慧人生系列》,這個系列選材側重于從耐人尋味的一系列小故事、小小說中引出人生的大學問,注重引導讀者從紛繁的現代生活細節(jié)中去發(fā)現人生的真相,體會人生過程的美好。兩個系列相輔相成,前者注重的是學生健康心靈的養(yǎng)成,后者注重的是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兩方面有機結合,便為學生良好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宋代大文豪歐陽修說:“予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也?!币馑际钦f他的許多好文章,都是忙里偷閑寫的。歐陽修的“三上”現在看來有點不符合對身體健康的要求,但他告訴我們一種忙里偷閑、見縫插針珍惜光陰的讀書方法,卻是讓我們很受啟發(fā)。但愿同學們能夠多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閱讀,日積月累,積少成多,使自己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學習者,成為一個富有活力、情感豐富、思想深刻、智慧超群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