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李凱爾特的歷史哲學

李凱爾特的歷史哲學

李凱爾特的歷史哲學

定 價:¥26.00

作 者: (德)亨里?!だ顒P爾特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史學的哲學基礎

ISBN: 9787301120279 出版時間: 2007-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歷史的觀念譯叢:李凱爾特的歷史哲學》介紹了李凱爾特(Henrich Rickert,1863—1936)的歷史哲學,核心是對邏輯 意義上的歷史學方法論的思考,他試圖通過自然科學方法和歷史科學方法的 對比,闡明歷史學本身的規(guī)定性特征。其思考的出發(fā)點是科學的分類,在他 看來,就對象而言,有自然和文化的對立,就方法而言,有自然科學和歷史 的文化科學的對立。自然科學的概念和方法能否適用于歷史的文化科學?李凱爾特在一系列 的論述中給出了否定的答案。繼《認識的對象》(1892)一書之后,他陸續(xù)發(fā)表了“關于自然科學概念 形成的理論”,以及《自然科學概念形成的界限》一書的前三章“對物體世 界的概念認識”、“自然和精神”、“自然和歷史”諸文,強調(diào)指出自然科 學方法不適用于歷史學。1899年,出版《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一書,簡明 扼要地陳述了他在前述論著中關于這個問題的基本思想。在“歷史的概念形成“和“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二文發(fā)表后,《自然 科學概念形成的界限》一書于1902年出版。此書以自然科學概念形成的界限 為依據(jù),試圖找出歷史概念形成的內(nèi)在邏輯結(jié)構(gòu)。本書收錄的是李凱爾特概括性的《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一書,以及最 后總結(jié)性的“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一文(即《自然科學概念形成的界限》 第五章),精煉地體現(xiàn)了李凱爾特歷史哲學的思想要義。

作者簡介

  亨里?!だ顒P爾特(1863—1936),德國哲學家,新康德主義弗賴堡學派的主要代表。1863年5月25日生于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1888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博士學位,1891年在弗賴堡大學任教,1896年升任教授。1916年作為文德爾班的繼承人在海德堡大學任教,直到1936年病逝。李凱爾特繼承了文德爾班的基本觀點,并大大加以發(fā)展,使新康德主義的歷史哲學理論達到其完成形態(tài)。在其主要著作《認識的對象》(1892)、《自然科學概念形成的界限》(1896)和《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1899)中,李凱爾特的歷史哲學觀點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述。

圖書目錄

譯者前言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譯者前言
第一部分 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
第二版(1910年)序言
第四版和第五版(1921年)序言
第六版(1926年)序言
一 任務
二 歷史狀況
三 基本對立
四 自然和文化
五 概念和現(xiàn)實
六 自然科學方法
七 自然和歷史
八 歷史學和心理學
九 歷史學和藝術
十 歷史的文化科學
十一 中間領域
十二 數(shù)量的個別性
十三 與價值無關的個別性
十四 文化歷史的客觀性
第二部分 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
引 言
一 自然科學的歷史哲學
二 經(jīng)驗的客觀性
三 形而上學的客觀性
四 價值的客觀性
五 歷史和世界觀
人名譯名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