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
再論傳統文化的性質與作用
炎黃二帝及其時代
近百年炎黃文化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農稷別考——關于神農、后稷傳說的新探索
論炎帝與黃帝的兄弟關系
再論姜炎文化
炎帝族對于“大火歷”的貢獻
從古文獻中去尋找虞舜歷史
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
論齊文化
閩臺區(qū)域文化特征概論
試論金王朝對中華民族的重大歷史貢獻
思潮與學派
中國修史傳統與中國文明傳承
生命完善的正途——論《周易》乾卦的“龍德”思想
莊子審美化的道德觀
趙訪春秋學與公羊學的關系
“世益降,物益?zhèn)洹薄囌撏醴蛑倪M化歷史觀
論黃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論價值
祭祀文化
顓頊、帝嚳二帝及其葬地與祭祀考
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祭祀對象的多樣性與統一性
文化叢談
對近代大國崛起的文化思考——兼論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
致力普及——落實中華文化當代價值的一個重要途徑
文獻整理與研究
試析《史通》的文獻學成就
為天下人留一部利天下的書——《黃宗羲全集》編校緣起及其特色紀實
海外中華文化研究
關于《老子》思想體系的建構——溫諾登《〈老子〉的貌似混亂而實有條理》評說
中國17世紀的啟蒙思想家黃宗羲
中華學人
侯外廬與侯外廬學派
林耀華早期學術思想發(fā)凡
林耀華與中國的民族研究述略
書評與序跋
《嘉慶以來漢學傳統的衍變與傳承》序
探索中華文明 研究顓頊帝嚳——《史記·五帝本紀》與《五帝時代研究》讀后
解讀千年古籍 注證華夏文明——簡評《山海經注證》
寶應劉氏與《寶應劉氏集》
學術動態(tài)
“顓頊帝嚳與華夏文明”學術研討會綜述
清史纂修緣起與現狀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