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已較為廣泛開展,并成為常規(guī)治療手段之一。如何掌握并熟練應用介入治療技術,是每一個初接角蟲這一領域的醫(yī)生所面臨的問題。也是一些有初步經驗的醫(yī)生在臨床實踐中,對于如何熟練掌握操作技術、有效地減少并發(fā)癥所感到困惑的問題。解剖與影像學是介入治療學的基礎,只有掌握這些基礎知識和臨床醫(yī)學的基礎,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介入治療的醫(yī)生。在我國,介入治療工作經歷了開展、推廣階段,目前正處于推廣與質量控制同步進展時期。我們現在提倡年輕醫(yī)生如果想做好介入治療,在了解與掌握疾病基本臨床知識的同時,必須先掌握心臟的解剖學,熟練影像學,并能夠將影像與解剖充分地聯系起來。在臨床實踐中,很多成功的介入治療專家實際上就是影像學專家。例如,發(fā)明新一代封堵傘的AmplatZ教授、在全球首先開展心臟介入手術的美國Dotter教授、發(fā)明經股動脈穿刺的Seldinger教授等都是放射學專家。心血管的介入治療主要包括冠心病介入治療,心率失常的介入治療、心瓣膜病的介入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等。由于資料來源的限制,本書未能囊括全部內容,還需要逐步完善。書中所提供的臨床資料均來自于我們心臟中心的醫(yī)療實踐。解剖資料來自于解剖教研室提供的解剖標本。希望本書能為介入治療醫(yī)生理解與建立心血管影像和解剖的概念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