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球理論。這是曾教授獨創(chuàng)的理論。該理論認為歷史的發(fā)展,受看得見的顯秩序和看不見的隱秩序兩種力量的支配。人們關注的往往多是顯秩序的內容和作用,而忽略了隱秩序的力量。具體到《三國演義》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活動就是顯秩序的內容,而以水鏡先生司馬徽為中心的大批謀士:諸葛亮、周瑜、司馬懿等的活動則屬于隱秩序的內容,在曾教授看來,這一隱秩序的內容才是主導三國分分合合的主要原因……2.水鏡集團。這是曾教授在本書里的又一貢獻。在目前面世的《三國演義》的解讀中,還沒有人挖掘出這一內容。這一集團以水鏡先生司馬徽為代表,成員包括諸葛亮、龐統(tǒng)、徐庶、石廣元、孟公威、諸葛瑾、魯肅、司馬懿父子,以及諸葛誕、姜維等人。他們采取隆中所訂的策略,分別向有規(guī)?;蛴袧摿Φ募瘓F,推薦專業(yè)經理人。以仁人志士的面貌出現(xiàn),或者偽裝成同道的樣子,打入魏、蜀、吳等集團的核心,將來不論哪一個集團勝利,水鏡集團都永遠掌握控股的優(yōu)勢……一般人看三國、說三國,都只在魏、蜀、吳這三個國家中打轉。而以水鏡先生為中心的大批謀士的活動,則不太為人們所注意。三國分分合合,表面上看是曹操、劉備、孫權等人活動的結果,然而,實際上卻是水鏡集團潛心運作的結果。以水鏡先生司馬徽為代表,成員包括伏龍諸葛亮、鳳雛龐統(tǒng)、徐庶、石廣元、孟公威、諸葛瑾、魯肅、司馬懿父子,以及諸葛誕、姜維等人的水鏡集團采取隆中所訂的策略,分別向有規(guī)?;蛴袧摿Φ募瘓F,推薦專業(yè)經理人。以仁人志士的面貌出現(xiàn),或者偽裝成同道的樣子,打入集團核心。將來不論哪一個集團勝利,水鏡集團都永遠掌握控股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