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市場經濟中文化力的研究”,講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并不是一個純經濟的行為,市場經濟本身它不是一個純經濟,不能就經濟論經濟,不能經濟是經濟、文化是文化,兩者不說話。市場經濟中蘊含著一種內在的文化、道德和倫理的力量,而且市場經濟發(fā)展中非經濟的因素作用,文化力的作用越來越重大、越來越顯著。這個論斷當時提出了六條理由,從綜合國力、現(xiàn)代市場經濟發(fā)展趨勢、國際范圍內幾種市場經濟模式比較,這個模式的比較主要是講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索羅教授所講的,二十一世紀美歐亞太模式已經比較嚴重,我寫了索羅書這本書很早的書評,從幾種市場經濟的模式來研究它的背景是文化背景的不同,亞太式的實際經濟模式、德國市場經濟模式、英美市場經濟模式,他把英國歸到美國那一類,主要是從這個大的市場經濟模式里面探討它的文化背景,文化不同涉及到很多方面,開列了十幾條,包括企業(yè)和銀行的關系、企業(yè)內部老板和員工的關系等等。四是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的建立來說。五是從市場經濟運作需要倡導良好的經營境界來說。六是從二十一世紀的發(fā)展前景來說。這是我當時在中央黨校的一個部門舉行的研討會上的發(fā)言。這篇東西在中央黨校的刊物上、在經濟日報都全文發(fā)表了,后來有十幾家報紙雜志轉載,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論斷,加強市場經濟中文化力的研究,把文化力和市場經濟連為一體,為市場經濟的研究、為企業(yè)的研究、為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文化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93年、94年提出來的,學者們開會研究過,報紙上發(fā)過消息,沒有文化力的綜合國力論是一種片面的國力觀,就是說講綜合國力,不能只講軍事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還有文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