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垅是七月派的重要詩人,也是中國新詩理論的系統(tǒng)研究者。他的新詩以想像奇特、風格遒勁著稱,在新詩界有其不可忽視的地位;他的詩論見解深透,體系完整,深得行家和初學者的好評。在創(chuàng)作新詩的同時,阿垅還寫過許多舊體詩詞,情感真摯,格律嚴謹,讀者從中能夠領略到濃郁的藝術氣質?!栋③庠娢募吩谛略妱?chuàng)作方面,全部收錄了《七月詩叢》之一的《無弦琴》和周良沛先生從作者大量遺作中選編的《無題》。阿垅懷念亡妻的一首悼亡詩,寫得真摯感人,是一首藝術含量較高的詩歌作品,曾在朋友間廣為傳閱。本集因篇幅有限,只收錄了周良沛先生為這首長詩所節(jié)選的文本,供讀者欣賞。舊體詩詞是阿垅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生前大部分沒有發(fā)表過?!栋③庠娢募肪幾胝咴谂f體詩詞方面,為慎重起見,特邀請古典文學專家何滿子先生對阿垅目前尚存的大量舊體詩詞手稿進行編選。何先生認為,“阿垅舊體詩詞極是精彩,詞尤佳,其風格直逼辛棄疾,當代無人能及?!痹娢募瞻③馀f體詩詞悉照何先生的原定篇目錄入。 阿垅的報告文學,此次從報告文學集《第一擊》中,選了《閘北打了起來》一篇。長篇小說《南京血祭》先后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和寧夏人民出版社出過兩個版本,此次不再從中摘錄。詩論《詩與現(xiàn)實》出版于1951年,問世不久即遭當時“左”傾勢力封殺。三年之后,作者在《詩與現(xiàn)實》基礎上重新修改出版的《詩是什么》,較《詩與現(xiàn)實》更通俗也更成熟。詩文集詩論部分以《詩是什么》為主,而對其中未包括的論詩人部分酌予補充。阿垅的詩歌理論著作,多寫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國統(tǒng)區(qū),不免帶有那個時代的色彩。局部文字的針對性,由于時間推移,人事變更,可能令人感到模糊,但學術見解的原則性仍然是存在的。此次選編對一些文章有關人事部分做了技術整理,但力求保存阿垅理論著作的核心內容,希望獲得廣大讀者的理解。文論部分,收錄了《略論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和《論傾向性》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文壇上引起過軒然大波。保存這兩篇文章的本來面貌,對于新文學運動的研究是必要的,如果有條件找到當年對這兩篇文章的“批判”文章對照閱讀,讀者將會對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文壇狀況獲得冷靜的客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