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勤,1933年生于北京,就讀于清華大學哲學系。1952至1953年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參加編著《殷虛文字綴合》。1954年起,在中國科學院(后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研究員,1985至1988年任副所長,1991至1998年任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成立后,任第一、二屆委員?,F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清華大學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系教授、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兼任多所大學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組長,“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中國錢幣學會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豐任,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等。 第九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二至四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 1984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突出貢獻者’,稱號,2002年獲“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稱號。 自上世紀70年代后期起,多次在歐美亞澳及港臺地區(qū)任教講學,如:1981至1982年任英國劍橋大學克萊亞堂客座院土,1985~日本關西大學客座教授,1988年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遠東皂系客座教授,1990年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校聘教授,1993年起任泰國華僑崇圣大學名譽教授,1998年任美國達默思大學蒙哥馬利教授,2001年任臺灣清華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2003年任韓國明知大學客座教授。 1986年被推選為美國東方!’蘆會榮譽會員。1997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主要著作有《殷代地理簡論》(1959)、《東周與秦代文明》(1984)、《新出青銅器研究》(1 990)、《比較考古學隨筆》(1 99 1)、《周易經傳溯源》(1992)、《簡帛佚籍與學術史》(1994)、《走出疑古時代》(1995)、《古文獻叢論》(1996)、《四海尋珍》(1998)、《夏商周年代學札記》(1999)、《重寫學術史》(2001)、《中國古代文明十講》(2003)、《中國古代文明研究》(2005)等二十余部及學術論文近500篇。有的已有英、日、韓譯本,多種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