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看金庸》所選文本,力求比較客觀地反映當前網絡金庸之全貌。選文的標準,一是需有一定的質量;二是突出網絡特色,重個性文字,與學院派的寫作風格盡量體現(xiàn)出區(qū)別;三是適當考慮文章在風格選編自網絡,不重視作者名氣,并盡可能不選眾所周知的名家名作,但少數(shù)長期在網絡發(fā)表作品并具有較大影響者除外。金庸既是一個平民喜愛的作家,也是被學院派經典化的作家。嚴家炎在北大設“金庸研究”,謝冕等在其主編的《百年中國文學經典》中選入《射雕英雄傳》,王一川則把金庸選為20世紀中國文學大師之一,《天龍八部》選段入選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等等無不昭示:金庸是一個受歡迎的、讀者熱于討論的作家,在網絡這個自由表達成為可能,話語霸權被飆奪的公共空間,品評金庸及他的小說更是一種競相比附的時尚。方舟子先生說,有華人處就有金庸,有網絡處也有金庸。信焉斯言。從樸素先生選編的這本《網看金庸》亦不難窺出這一點?!毒W看金庸》選取了天涯社區(qū)等知名網站網友品評金庸的妙文,幾乎涉及到了金庸小說的方方面面,大到作品藝術、政治形態(tài)、思想內涵,小到武功排名、雞毛蒜皮的小事,其切入之小之巧之刁,其見解之高之深之新,其邏輯之嚴謹,分析之精到,洞察之細微,均令人為之心儀折服。實為“金學”入門之理想讀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