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就是這樣一部專門強化識人、用人的專業(yè)能力的奇書。此書以古為鑒,縱論得失成敗,專講識人之術,素有“識人寶鑒”的美稱。它融匯了儒、道、法、陰陽等諸家思想,集道德、仁義、才能、功利等多種觀點,系統(tǒng)地闡述了鑒定人才之術、量能用人之方,并對人性進行了深度剖析。該書首先論述了人的才能的實質,提出從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等九個方面的外在表現(xiàn),并由外及內,再由內到外,來察知一個人內在的性格特征。該書認為人的素質以“中和”為最可貴,主張神必須平淡、精必須堅剛、筋必須勁精、骨必須植固、氣必須清和、色必須愉悅、儀必須肅正、容必須端直、言必須緩和才是真正意義上有才能的人。并且,《人物志》從人的體貌、稟賦、道德、職業(yè)等方面將人才分為兼德、兼才、偏才三類,并詳細分析了各類人才的特點和在不同情況下的具體表現(xiàn);又從觀察選拔人才的角度出發(fā),考察了選拔人才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困難和各種方法的得失,主張用人者不能要求手下的人各個多才多藝,而要注重挖掘其特長,用其所長,避其所短,量才而用,量能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