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重構商業(yè)新秩序
第一章 外資中國新趨勢
第一節(jié) 凱雷并購徐工:外資蠶食中國產業(yè)N0.1調查
西方輿論對此評價說,徐工完全出讓控股權的改制模式,成為國際資本“檢驗中國政府改革大型國企決心的試金石”。
第二節(jié) “洋水務”中國謀局
深諳中國的蘇伊士集團此次收購也仍舊是“暗度陳倉”,用其下屬的合資子公司——中法水務來完成此次擴張,而自己則不動聲色地隱藏在背后。
第三節(jié) 房地產調控:外資博弈“不設限”
中國在2002年取消外銷房、內銷房的區(qū)別。自此,中國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87個成員國中少數(shù)幾個對房地產投資沒有限制的國家。
第四節(jié) “卡位”文化市場:外資開辟中國“第二戰(zhàn)場”
這類項目的運營周期往往和地方政府的執(zhí)政周期吻合,都是3—5年,很符合中國政治生態(tài)和經濟生態(tài)的需求。外資往往利用地方政府的渴望心理,反復壓價,獲得自己的最大利益。
第二章 中國規(guī)則潛行
第一節(jié) 圍獵“中國需求”:我們的談判砝碼丟了
中國鋼協(xié)圖謀的并不是幾個點的價格漲跌,而是要突破壟斷暴利集團對“中國需求”的任意掠奪,尋求建立一個國際鐵礦石貿易的新秩序。
第二節(jié) 中國汽車關門“逼”狼:到了講戰(zhàn)略的時候了
一些外資企業(yè)投資上百億元,只拉動二三百人的就業(yè)。這對于人口眾多,以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為主的地方政府來講是以犧牲大利益,換取小收獲。
第三節(jié) 中國標準受阻之后
中國標準從定位開始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發(fā)起者不是以產品市場推廣為目的,而是為了利用其標準,與國際標準組織做技術交換。
第三章 商道新走向
第一節(jié) 國學:中國式商道“新外衣”
國學選擇精英、高端、窄眾的普及方式和傳播路徑,是否與互聯(lián)網時代自由、平等的精神以及國學復興的愿望相悖?
第二節(jié) “薩班斯法案”中國命題
當經濟主體可以預期的“犯錯成本”遠遠低于他可能獲取的經濟收益時,他就會有充分的動機和激勵去冒險,中國資本市場遭遇的正是這一危機。
第三節(jié) “逆向淘汰”警示:創(chuàng)新者的脆弱
“成功誰保護、失敗誰幫助”,這是創(chuàng)新企業(yè)最為關心的話題。就第一個層面來說,鄧國順和他的朗科已為我們做出“令人不安”的詮釋。
第四章 新經濟謀變
第一節(jié) 互聯(lián)網精英轉型:草根顛覆?
第二節(jié) 盛大轉型幕后
第三節(jié) TD—SCDMA:一個創(chuàng)新樣本的啟示
第四節(jié) 高新產業(yè)憂患
第五節(jié) 捍衛(wèi)“首富神話”
第五章 改革新方向
第一節(jié) 四川“第一商業(yè)賄賂案”幕后追蹤
第二節(jié) 壟斷降薪“一小步”
第三節(jié) “新農村”河南試驗:“螞蟻啃骨頭”開口
第六章 醫(yī)改新實踐
第一節(jié) “宣威模式”調查:尋找新醫(yī)改方向
第二節(jié) 醫(yī)改劍指“特殊利益集團”
第三節(jié) 把脈“過度診療”
第七章 企業(yè)家宿命
第一節(jié) 中國富豪非正常死亡幕后
第二節(jié) 趙新先被拘真相
第三節(jié) 公權力之殤
跋 新秩序的宣言書
主筆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