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基本理論篇
第1章 商標國際私法哲學思考
1.1 商標權地域性傳統
1.2 商標權公權性與私權性
1.3 知識產權全球保護主義與商標國際私法
附:“理想標準”商標案評析
第2章 現代國際商標法的語境分析
2.1 “互聯網”語境
2.2 “后TRIPS”語鏡
2.3 “后現代”語鏡
附:“杜邦”商標案評析
第3章 國際商標法體系的重構
3.1 商標權與商標法基本理論
3.2 國際商標法重構的理論基礎——商標國際私法
3.3 現代國際商標法體系
附:“蝴蝶”商標兩案評析
基本內容篇
第4章 國際商標沖突法
4.1 國際商標法律沖突的產生、類型及特點
4.2 國際商標法律沖突的法律適用
4.3 國際商標法律適用規(guī)則的排除
附:“Wagamama”等商標案評析
第5章 國際商標統一實私法
5.1 國際商標統一實體私法概述
5.2 商標國際公約之評介
5.3 商標區(qū)域性條約之評介
附:“JOLLY”商標案評析
第6章 國際商標程序法
6.1 國際商標爭議救濟制度概述
6.2 國際商標爭議案件的管轄
6.3 國際商標爭議判決的承認與執(zhí)行
附:“至寶”商標侵權案評析
發(fā)展展望篇
第7章 國際商標法中商標構成要素范圍的擴大
7.1 商標構成要素標準理論
7.2 商標構成要素范圍的重要發(fā)展——以商業(yè)外觀為例
附:“美國加州牛肉面”名稱、牌幅案評析
第8章 國際商標法范疇的拓展
8.1 國際商標法應納入的幾個范疇
8.2 商業(yè)化形象權
8.3 國際商標法的核心范疇——商業(yè)標志
附:“香檳”地理標志案評析
第9章 國際商標立法與保護機制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
9.1 國際商標統一實體立法的發(fā)展態(tài)勢
9.2 商標權國際保護機制的困境與出路
附:“力士”商標平行進口案評析
結語 國際商標法理念與中國商標法發(fā)展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