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血栓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第2版)》立足于臨床,與第1版相比,本版具有以下特點:1.為滿足內容所需,《血栓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第2版)》結構有篇、章、節(jié)之分,條理清晰,但于查閱;2.基礎理論新穎,精練,除對原有內容加以充實與更新外,并加入了細胞因子與黏附分子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詮釋炎癥-凝血網絡在血栓形成中的地位,各章節(jié)中并著重闡明了其與臨床之間的聯系;3.血栓病的危險因素除介紹遺傳學上的變異外,并對獲得性易栓癥予以詳述,以期對環(huán)境因素與疾病因素能有效地控制,從而加強預防力度;4.診斷方案力求完整、翔實,而且以循證醫(yī)學的觀點進行評析;各種診斷方案除有專述的綱領外,并在每一血栓病中進行具體介紹與評估,前后呼應,相得益彰;5.治療方案中除以抗栓藥物治療為中心外,并著重介紹了介入治療與某些有效的中西結合治療方法?!堆ㄐ约膊〉脑\斷與治療(第2版)》分上、下六篇共36章。介紹了血栓病的基礎理論,著重其與臨床上的聯系;在診斷與治療部分幾乎囊括了近年所有與血栓形成有關的診斷措施與治療方案;對臨床各科有關的血栓性疾病作了系統(tǒng)介紹。《血栓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第2版)》除適用于臨床血液病科、心血管病科、腦血管病科、代謝性疾病科、老年病科、衛(wèi)生防疫科、燒傷科、骨外科、臟器移植科、婦產科、小兒科與血液檢驗科的各級醫(yī)師與技師外,對其他各科醫(yī)師及從事血栓與止血的研究工作者、教學人員等亦極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