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陳衛(wèi)平
導論 性二元論與宇宙論、本體論
第一章 性二元論的理論前導
第一節(jié)《性自命出》、告子、荀子與《五行》、孟子:二元對立因素的揭示
第二節(jié) 整體體用論:性二元論思維方式的前導
第二章 走向性二元論
第一節(jié) 李翱:性善情惡論
一 唐以前人性論存在的問題
二 李翱人性論的核心所在
三 性善情惡是不是李翱哲學的矛盾
第二節(jié) 周敦頤:剛柔與善惡
一 “生”與“本”的二元意識
二 周子協(xié)調宇宙論本體論時所面臨的困難
三 性二元論的萌芽形態(tài)
第三章 張載:性二元論的提出
——正體負用的性二元論
第一節(jié) 正體負用的理一分殊
一“道一性一命”與“命一性一理”
二 對周子所面臨困難的解決
第二節(jié)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一 心(太虛)與糟粕
二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小結
第四章 程顥與程頤:性二元論的發(fā)展
——兩種理一分殊的性二元論
第一節(jié) 理氣一體性的打破
一 天下善惡皆天理
二 明道與伊川的同異
三 理氣一體性的打破
第二節(jié) 兩種理一分殊的性二元論
一 人性是自理至性的過程
二 程頤的理氣相分的性二元論
三 理氣相分在人性論上的沖突
小結
第五章 朱熹:性二元論的成熟
——方向性的性二元論
第一節(jié) 宇宙論與本體論雙意鏈條的形成
一 宇宙論與本體論構成雙意鏈條
二 個體之稟氣稟理
三 小結
第二節(jié) 方向性性二元論
一 “以心為主”的心統(tǒng)性情說
二 氣質之性”
三 心一理、物性、屬性的呈現者
四 余論
第六章 陸九淵和王守仁
——理一分殊的體用論也是心學的核心思維方式
第一節(jié) 陸九淵與朱熹關于方法論和“無極而太極”之辯
第二節(jié) 王陽明對陸九淵心學思想缺陷的克服
第三節(jié)對未發(fā)已發(fā)的反思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