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中國五十年來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及沙漠化防治理論研究與實踐的全面總結。本書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中國沙漠化土地的分布和特點,以及沙區(qū)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社會經濟概況。第二部分詳細討論了中國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形成原因和演化;探討了沙漠化的物理過程、人為過程與生物學過程;建立了浙江省化監(jiān)測的評估模型和指標體系,預測了我國沙漠化的發(fā)展趨勢。第三部分分別描述了中國不同區(qū)域沙漠、沙地和沙漠化土地的詳細狀況。第四部分討論了我國沙區(qū)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我國沙漠和沙漠化治理的戰(zhàn)略和優(yōu)化模式;總結了風沙活動對人類日常生活和工程設施的危害,以及防沙治沙工程措施。本書科學地揭示了中國沙漠和沙漠化的成因和機制,有力地論證了沙漠是自然界的產物,沙漠化則是人類不合理活動的結果,澄清了科學界關于沙漠與沙漠化認識的長期分歧,從而解決了沙漠化治理重大基礎理論問題。在此基礎上,通過總結我國五十年防沙治沙的實踐與經驗,提出了我國沙化防治的戰(zhàn)略、沙漠與沙漠化土地治理和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與途徑、不同氣候帶沙漠開發(fā)與沙漠化治理的模式,并且確立了主要的沙漠化防治技術體系。本書作為我國沙漠和沙漠化研究的重大科學成果,既可供沙漠科學工作者研究參考,又可供我國各級政府決策參考,亦可供世界其他國家的沙漠與沙漠化研究和治理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