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計算機網絡MPLS網絡設計權威指南

MPLS網絡設計權威指南

MPLS網絡設計權威指南

定 價:¥55.00

作 者: 蓋查德(Guichard,J.) 著,陳武 譯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叢編項: Cisco技術圖書
標 簽: 通信網 通信 電子與通信

ISBN: 9787115153906 出版時間: 2007-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16 頁數: 352 字數:  

內容簡介

  MPLS已成為數據網絡領域不可或缺的技術,它通過第3層網絡提供面向連接的第2層傳輸模式。這種看似簡單的機制功能非常強大,從根本上改變了數據網絡行業(yè)。雖然網絡專業(yè)人員可通過眾多資源獲得有關MPLS涉及的概念和協(xié)議的信息,但還缺乏關于如何根據具體的環(huán)境設計MPLS網絡以充分利用MPLS優(yōu)點的系統(tǒng)闡述,本書就是為此而編寫的。.本書首先用兩章的篇幅復習了將要涉及的各種技術,然后介紹了一系列的設計案例,包括長途通信公司、國家電信公司、國際服務提供商和大型企業(yè)的MPLS網絡設計。每個案例都基于運行MPLS的服務提供商或企業(yè)網絡,它們都是虛構的,但很有代表性。在每個設計案例中,首先描述了網絡環(huán)境,包括要支持的服務、網絡拓撲、POP的結構、傳輸設施、基本的IP路由設計以及可能的約束:然后介紹設計目標,如優(yōu)化帶寬的利用率;接下來詳細介紹了網絡設計的各個方面,包括VPN、QoS、TE、網絡恢復,還可能包括多播、IPv6和偽線路;最后總結了可從設計案例吸取的經驗教訓,讓各種服務提供商和大型企業(yè)的MPLS架構師都能夠對設計方案的某些方面進行修改,以滿足其網絡環(huán)境和目標的需求。..本書適合工作中涉及MPLS網絡的架構師、設計人員、工程師、技術經理、電信專業(yè)的教授和教師、技術顧問以及學生閱讀,為獲得Cisco認證CCIP或CCIE而學習MPLS知識的考生閱讀本書也將受益匪淺。...

作者簡介

  本書提供作譯者介紹Jim Guichard(CCIE#2069)是Cisco公司的系統(tǒng)架構師,工作的主要方向是MPLS/IP第2層和第3層VPN技術。在Cisco公司工作的8年以及以前在IBM公司工作時,他主要從事大規(guī)模WAN和LAN網絡的設計、規(guī)劃和實現(xiàn)。利用這些從實際部署工作中獲得的經驗,他繼續(xù)為許多大型Cisco服務提供商客戶提供很有價值的幫助。他以前的著作有《MPLS和VPN體系結構》第1卷和第2卷(已由人民郵電出版社翻譯出版,書號09509、11808)。他還在MPLS領域申請了多項專利。.Fran,cois Le Faucheur是Cisco公司的系統(tǒng)架構...

圖書目錄

第1章 技術基礎:第3層VPN、多播VPN、IPv6和偽線路 1
1.1 MPLS/IP網絡中的MPLS VPN服務 1
1.1.1 第3層MPLS VPN網絡組件 2
1.1.2 在PE路由器上隔離路由狀態(tài) 3
1.1.3 客戶—服務提供商路由交換 4
1.1.4 PE路由器上的標簽分配 5
1.1.5 IP/MPLS骨干上的VPNv4路由通告 5
1.1.6 將遠程路由信息導入到VRF中 7
1.1.7 第3層MPLS VPN包的轉發(fā) 8
1.2 遠程訪問第3層MPLS VPN服務 9
1.2.1 通過L2TP VPDN的撥號訪問 9
1.2.2 借助于直接ISDN的撥號訪問 10
1.2.3 使用PPPoA或PPPoE和VPDN(L2TP)的DSL訪問 10
1.2.4 運營商的運營商架構 10
1.2.5 運營商的運營商架構中的包轉發(fā) 12
1.3 跨越自主系統(tǒng)邊界的第3層MPLS VPN服務 13
1.3.1 AS間背靠背VRF(方案A) 13
1.3.2 AS間VPNv4交換(方案B) 14
1.3.3 路由器反射器之間的AS間VPNv4交換(方案C) 14
1.4 多播VPN 15
1.4.1 源分發(fā)多播樹 15
1.4.2 IP多播共享樹 16
1.4.3 協(xié)議無關多播(PIM) 17
1.4.4 源特定多播(SSM) 18
1.4.5 第3層MPLS VPN中的多播支持 18
1.4.6 多播域 18
1.4.7 mVPN PIM鄰接關系 19
1.4.8 mVPN的多播轉發(fā) 19
1.5 MPLS網絡上的IPv6 21
1.5.1 IPv6概述 21
1.5.2 在MPLS網絡上部署IPv6 24
1.5.3 IPv6提供商邊緣(6PE) 25
1.5.4 IPv6 VPN提供商邊緣(6VPE) 27
1.6 第2層服務和偽線路 28
1.6.1 偽線路網絡組件 28
1.6.2 偽線路的創(chuàng)建和信令 30
1.6.3 偽線路封裝 31
1.6.4 偽線路包流 31
第2章 技術基礎:服務質量、流量工程和網絡恢復 33
2.1 MPLS網絡中的服務質量 33
2.1.1 數據流需求和服務等級協(xié)議 33
2.1.2 QoS機制 36
2.1.3 基本QoS與利用率曲線 36
2.1.4 IETF區(qū)別服務模型和機制 37
2.1.5 區(qū)別服務的MPLS支持 41
2.1.6 組合工具以支持SLA 44
2.2 流量工程 46
2.2.1 MPLS流量工程組件 47
2.2.2 屬性層次(有序路徑選項集) 49
2.2.3 TE LSP路徑計算 50
2.2.4 MPLS TE IGP路由擴展 50
2.2.5 流量工程LSP的信令 51
2.2.6 流量工程LSP上的路由 52
2.2.7 解決“魚形問題” 52
2.2.8 TE LSP部署方案 53
2.2.9 重新優(yōu)化流量工程LSP 54
2.2.10 MPLS流量工程和負載均衡 55
2.2.11 MPLS流量工程轉發(fā)鄰接關系 56
2.2.12 自動建立TE LSP網 58
2.3 支持區(qū)別服務的MPLS流量工程 58
2.3.1 帶寬約束模型 59
2.3.2 流量工程LSP屬性擴展 60
2.3.3 TE LSP路徑計算擴展 60
2.3.4 流量工程IGP路由擴展 60
2.3.5 TE LSP信令擴展 60
2.3.6 路由到支持區(qū)別服務的TE LSP 60
2.3.7 DS-TE部署示例 61
2.4 多區(qū)域和多AS環(huán)境下的MPLS流量工程 62
2.5 核心網絡可用性 65
2.5.1 保護與恢復 66
2.5.2 本地與全局恢復 66
2.5.3 采用IP路由的網絡恢復 67
2.5.4 使用動態(tài)定時器執(zhí)行LSA發(fā)出和SPF觸發(fā) 70
2.5.5 MPLS流量工程的網絡恢復 72
第3章 長途通信公司設計案例 81
3.1 USCom的網絡環(huán)境 81
3.2 USCom的網絡設計目標 87
3.3 路由和骨干標簽轉發(fā)設計 87
3.3.1 因特網和第3層MPLS VPN服務的分離 88
3.3.2 因特網服務路由反射部署 89
3.4 第3層MPLS VPN服務設計概述 90
3.4.1 PE路由器基本工程指導方針 91
3.4.2 PE路由器控制平面需求 94
3.4.3 VPNv4路由反射器部署細節(jié) 95
3.4.4 PE-CE路由協(xié)議設計 98
3.4.5 PE-CE鏈路的IP地址分配 102
3.4.6 用過濾控制路由分發(fā) 102
3.4.7 第3層MPLS VPN服務的安全設計 103
3.5 服務質量設計 104
3.5.1 因特網服務SLA 104
3.5.2 第3層MPLS VPN服務SLA 105
3.5.3 核心網絡的QoS設計 108
3.5.4 網絡邊緣QoS設計 110
3.6 USCom網絡內部的流量工程 114
3.7 網絡恢復設計 115
3.7.1 網絡可用性目標 115
3.7.2 網絡恢復設計的運營約束 115
3.7.3 網絡恢復設計的開銷約束 116
3.7.4 鏈路失效的網絡恢復設計 116
3.7.5 USCom網絡內部的前綴優(yōu)先排序 119
3.7.6 避免臨時環(huán)路 120
3.7.7 重用恢復的鏈路 122
3.7.8 USCom網絡中的多點失效 123
3.7.9 USCom網絡中的鏈路失效檢測 124
3.7.10 USCom網絡中的節(jié)點失效 124
3.7.11 IS-IS會聚 125
3.7.12 USCom網絡中的IS-IS配置 126
3.8 USCom網絡的設計教訓 127
第4章 國家電信公司設計案例 131
4.1 Telecom Kingland網絡環(huán)境 132
4.2 Telecom Kingland設計目標 137
4.3 路由和骨干標簽轉發(fā)設計 138
4.3.1 共享邊緣因特網和第3層MPLS VPN服務 140
4.3.2 因特網服務:路由反射部署 140
4.4 第3層MPLS VPN服務:設計概述 141
4.4.1 多服務PE路由器基本工程指導方針 142
4.4.2 客戶VRF命名規(guī)則 142
4.4.3 RT/RD分配方案 142
4.4.4 網絡管理VPN 143
4.4.5 負載均衡支持 143
4.4.6 mPE路由器控制平面需求 145
4.4.7 PE-CE路由協(xié)議設計 147
4.5 運營商的運營商服務 147
4.5.1 運營商的運營商負載均衡支持 148
4.5.2 大型運營商的運營商客戶連接范例 149
4.6 遠程接入第3層MPLS VPN服務 150
4.6.1 L2TP VPDN撥號訪問 151
4.6.2 直接ISDN撥號訪問 152
4.6.3 使用PPPoE或PPPoA和VPDN(L2TP)的DSL訪問 153
4.7 mVPN服務的應用 153
4.7.1 多播地址分配 154
4.7.2 多播路由協(xié)議支持 154
4.7.3 PIM-SM的會合點和BSR設計 155
4.7.4 在mVPN設計中使用數據MDT 156
4.7.5 限制mPE路由器的多播路由狀態(tài) 157
4.8 服務質量設計 157
4.8.1 第3層MPLS VPN和因特網SLA 158
4.8.2 核心網絡中的QoS設計 159
4.8.3 第3層MPLS VPN和因特網的網絡邊緣QoS設計 165
4.8.4 語音中繼的網絡邊緣QoS設計 171
4.8.5 第3層MPLS VPN CsC的網絡邊緣QoS設計 171
4.8.6 SLA監(jiān)測和報表 173
4.9 MPLS流量工程設計 174
4.9.1 設置每條MPC鏈路上的最大可保留帶寬 175
4.9.2 TE LSP帶寬 175
4.9.3 路徑計算 176
4.9.4 PE-PSTN1路由器之間的TE LSP 176
4.9.5 PE-PSTN1與PE-PSTN2路由器之間或PE-PSTN2路由器之間的TE LSP 179
4.9.6 TE LSP的重優(yōu)化 179
4.9.7 MPLS流量工程模擬 180
4.9.8 TE的可擴展性 181
4.9.9 使用刷新減少 181
4.9.10 提供TE LSP網 181
4.9.11 監(jiān)測 181
4.9.12 最后采用的無約束選項 182
4.10 網絡恢復設計 182
4.10.1 因特網和第3層MPLS VPN數據流的網絡恢復設計 183
4.10.2 PSTN數據流的網絡恢復設計 185
4.11 IPv6因特網接入服務設計 194
4.12 Telecom Kingland網絡的設計教訓 196
第5章 全球服務提供商設計案例 199
5.1 Globenet網絡環(huán)境 200
5.1.1 Globenet的服務項目 201
5.1.2 Globenet POP的網絡結構 201
5.1.3 Globenet全球性網絡的架構 206
5.1.4 洲際連接 210
5.1.5 Globenet的路由架構 210
5.1.6 運營商合作關系 210
5.1.7 鏈路類型和保護細節(jié) 211
5.2 Globenet網絡的設計目標 212
5.3 第3層MPLS VPN服務設計 212
5.3.1 共享邊緣因特網和MPLS VPN服務 213
5.3.2 Globenet不同地區(qū)之間的連接 213
5.3.3 與地區(qū)性服務提供商的連接 217
5.4 為MPLS VPN客戶提供因特網服務 218
5.4.1 通過全局或VRF路由表接入因特網 219
5.4.2 使用默認路由接入因特網 220
5.4.3 通過PE-CE接入鏈路接入因特網 221
5.4.4 通過Globenet NAT/防火墻服務接入因特網 222
5.5 mVPN服務的設計 223
5.5.1 AS間mVPN的MP-BGP支持 224
5.5.2 在Globenet地區(qū)之間建立mVPN MDT組 225
5.5.3 AS間mVPN系統(tǒng)流程 226
5.6 MPLS VPN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 226
5.6.1 VPN運營安全 227
5.6.2 VPN控制平面保護 228
5.6.3 VPN數據平面保護 229
5.6.4 第3層MPLS VPN服務的可擴展性和會聚 229
5.6.5 Globenet的路由會聚策略 231
5.6.6 邊緣路由器的能力 234
5.7 IPv6 VPN的設計 236
5.7.1 Globenet地區(qū)內的IPv6 VPN設計 236
5.7.2 Globenet跨地區(qū)IPv6 VPN設計 240
5.8 ATM偽線路設計 240
5.9 服務質量設計 241
5.9.1 VPN和因特網SLA 242
5.9.2 EMEA、亞太和南美地區(qū)中核心網絡的QoS設計 246
5.9.3 北美地區(qū)核心網絡QoS設計 258
5.9.4 跨地區(qū)核心網絡QoS設計 259
5.9.5 第3層MPLS VPN和因特網的網絡邊緣QoS設計 260
5.9.6 同Telecom Kingland的服務提供商間VPN的QoS設計 264
5.9.7 多播數據流的QoS設計 267
5.9.8 IPv6 VPN的QoS設計 267
5.9.9 ATM中繼的偽線路QoS設計 268
5.9.10 SLA監(jiān)測和報表 269
5.10 MPLS流量工程設計 270
5.10.1 設置每條鏈路的最大可保留帶寬 271
5.10.2 全互聯(lián)TE LSP網的自動建立和供應 273
5.10.3 動態(tài)流量工程LSP帶寬調整 274
5.10.4 TE LSP路徑的計算 277
5.10.5 北美地區(qū)的MPLS流量工程 277
5.10.6 亞太、EMEA和南美地區(qū)的MPLS流量工程 278
5.10.7 TE LSP重優(yōu)化 281
5.10.8 流量工程的可擴展性 282
5.10.9 使用刷新減少技術 282
5.10.10 監(jiān)測TE LSP 283
5.10.11 最后使用的無約束選項 284
5.10.12 ATM偽線路的TE設計 284
5.11 網絡恢復設計 285
5.11.1 Globenet地區(qū)內部的MPLS TE快速重路由設計 286
5.11.2 備用隧道集 287
5.11.3 支持ATM偽線路的PE路由器失效 291
5.11.4 IPv6 VPN網絡恢復 291
5.12 虛擬POP設計 291
5.12.1 將Johannesburg POP轉換為VPOP 292
5.12.2 AS間TE LSP的屬性 294
5.12.3 Globenet VPOP的遷移策略 294
5.12.4 AS間TE LSP的重優(yōu)化 301
5.12.5 路由到AS間TE LSP 302
5.12.6 VPOP的QoS設計 303
5.12.7 AS間TE LSP的恢復 305
5.12.8 ASBR邊界的策略控制 306
5.12.9 Africa Telecom VPOP 306
5.13 Globenet網絡的設計教訓 306
第6章 大型企業(yè)設計案例 309
6.1 EuroBank網絡環(huán)境 310
6.1.1 支行描述 311
6.1.2 辦事處描述 312
6.1.3 核心網絡POP描述 313
6.1.4 數據中心描述 315
6.1.5 英國城域連接描述 316
6.2 EuroBank的設計目標 318
6.2.1 EuroBank網絡核心的路由設計 318
6.2.2 主機路由 319
6.3 第3層MPLS VPN服務的設計 320
6.3.1 子公司之間和數據中心的連接需求 320
6.3.2 辦事處的需求 321
6.3.3 EuroBank集團的VPN定義 321
6.3.4 數據中心的第3層MPLS VPN設計 322
6.3.5 POP的第3層MPLS VPN設計 325
6.3.6 核心的MP-BGP設計 326
6.3.7 英國辦事處的第3層MPLS VPN設計 326
6.3.8 每個Multi-VRF VRF內部的路由 327
6.3.9 EuroBank的多播部署和設計 328
6.3.10 EuroBank經紀業(yè)務加密部署和設計 328
6.4 VoIP的第3層MPLS VPN設計 329
6.4.1 受管理電話服務的架構 330
6.4.2 EuroBank VPN內部的網內語音呼叫 332
6.4.3 跨越EuroBank VPN的網內語音呼叫 333
6.4.4 PhoneNet中的第3層MPLS VPN設計和EuroBank網外語音呼叫 33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