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書總序
導言
第一篇 位格人的基礎
第一章 存在、人性和位格
一 實體論和發(fā)展論與位格
二 存在、位格與人性的結構
三 作為實體的存在和位格
四 作為自在的存在和位格
五 作為自我傳達行動和關系中的位格和存在
六 緒論:位格——關系中的實體
第二章 位格人的生物學問度
一 基因亶性的意義
二 基因與本體論連續(xù)性的非同一性論證
三 基因與心理學上連續(xù)性的非同一性主張
四 人之身體的意義
第三章 人的位格性的心理向度
一 哲學中的傳統(tǒng)
二 當代生命倫理學的偏頗
三 基督教的神學傳統(tǒng)
四 以心理功能定義位格的局限性
第四章 位格人的關系向度
一 位格性的關系向度
二 基督教位格觀的關系向度
第五章 位格性的目的論向度
一 時間性和潛能
二 潛能與現(xiàn)實性
三 潛在位格的概念
四 基督教位格觀的末世論向度
五 身心合一的整體位格觀
第二篇 輔助生殖技術與位格倫理
第六章 不育癥與生育技術的需求
一 不育癥的定義和影響
二 不育是一種疾病嗎?
三 生育的權利
四 生育與責任
第七章 人工授精
一 人工授精和精子庫
二 人工授精和精子庫的倫理問題
三 生殖細胞捐贈的道德性和人類血緣
四 人工授精和人類的婚姻關系
五 人工授精和位格倫理
……
第八章 體外受精胚胎植入術
第九章 借腹生子
第十章 胚胎研究
第十一章 人類的克隆
第十二章 人類基因組與人類干細胞
第十三章 關于墮胎的兩種極端觀點
第十四章 對極端派的修正:在婦女權利方面
第十五章 修正的極端派:關于胎兒的道德地位
第十六章 墮胎的實用主義要素
第十七章 產前基因測驗和胎兒的基因缺陷
第十八章 醫(yī)療技術革新與未出生兒地位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