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所界定的廣義經濟犯罪(即包括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財產罪、貪污賄賂罪)為范圍,選擇其中在司法實踐中比較常見的多發(fā)性罪種進行研究。對其構成要件及其認定中所存在的重大疑難問題,特別是針對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犯罪所呈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運用最新的法律規(guī)定、司法解釋從理論與實務兩方面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剖析。對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如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走私罪,公司犯罪,金融犯罪,妨害稅收征管罪,侵犯知識產權罪,擾亂市場秩序罪等主要罪種都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分析并對其在司法實踐中所存在的重大疑難問題進行探討。對傳統(tǒng)的財產犯罪,如搶劫罪、盜竊罪、詐騙罪、侵占罪、敲詐勒索罪在新形勢下出現(xiàn)的新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認定的疑難問題也有更新的闡述。對職務型經濟犯罪,如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的新的特別表現(xiàn)形式和構成特征以及認定的疑難問題也進行了專門的研討。本書特別注重對經濟犯罪的罪與非罪和罪與罪之間的界限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實務研究,以期能更深入地把握各種經濟犯罪的特征和內涵。希望本書的出版有助于司法實踐對經濟犯罪的認定,為正確定罪量刑提供一定的法理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