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就像空氣和水一樣,當它正常存在的時候我們才對它全無感覺,但是當它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我們才感到它須臾不可失去的珍貴。大眾媒介公信力便屬于這樣一種東西。實際上,大眾媒介公信力這一概念是最近幾年才逐漸在我國大陸的新聞傳播學術界有了較多的提及,雖然從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來就有個別的調查數(shù)據(jù)涉及這一問題,但總體上對于公信力的研究還停留在一種簡單的提及和使用的層面上,缺少理論的探究、梳理和深入的專題性研究。什么是大眾媒介公信力呢?在英語中,與大眾媒介公信力相對的詞匯是eredibility。美國傳播學者對于eredibility的理解經歷了兩個階段。最早是屬性說,即把大眾媒介公信力視為是媒介本身一種屬性,其核心是媒介的“信用”問題,研究的重心落在媒介造成社會信任的種種特質上。二是關系說,后來的學者們發(fā)現(xiàn),前者對于公信力的理解雖然和eredibility的原義比較相近,但越來越多的理論和實證研究表明,公信力不僅僅是媒介的一種屬性,更多的是媒介與受眾之間的一種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