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了解,目前農民金融知識的缺乏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不少農民缺乏對金融方針政策、金融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了解。他們金融從業(yè)人員能經常下鄉(xiāng),傳送經濟信息和金融知識,提供信貸、結算等方面的政策信息。二是識別假幣能力差。首先是過年來,隨著大中城市人民幣打假力度的不斷增大,在城市難以立足的假幣正向農村轉移,農民卻無力鑒別。三是企盼幫其理財。目前,農民民間借貸現象較普遍,除了其收益率較高外,主要原因還在于農村投資渠道狹窄,農民缺乏投資理財知識。農民需要農村信用社幫助他們對儲蓄、國債、保險、證券等投資理財品種進行運用,增強規(guī)避投資風險的能力。農民也需要幫助其提高識別假幣的能力。四是存在非法集資現象。五是假冒金制品泛濫。針對以上情況,我們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干部和農民金融知識的普及宣傳力度,為農村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金融環(huán)境。在編輯本書的過程中,編者們力求在內容上貼近農村、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的實際,使廣大農村基層干部有農民學得上、用得上,在內容上深入淺出、通俗易讀,以更地為普及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的金融基本知識發(fā)揮積極作用,促進建設小康社會的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