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當代史青年學術論壇(2005年卷)

青年學術論壇(2005年卷)

青年學術論壇(2005年卷)

定 價:¥45.00

作 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ISBN: 9787802303096 出版時間: 2006-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61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青年研討會也是年長者所樂于參加的學術聚會。根據(jù)慣例,會議邀近代史所學術委員會的全體委員會及各研究室的負責人與會。自由討論中,他們積極參與,其到位的點評使青學者深感獲益匪淺。《青年學術論壇(2005年卷)》論文27篇,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領域反映中國近代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肚嗄陮W術論壇(2005年卷)》是一部關于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學術論文集,全書收入了2005年度召開的近代史所第七屆青年討論會的論文,內容涉及道光年間海運、田賦征收制度、《天津條約》、《馬關條約》、西學、社會變遷、近代婚齡等,適合中國近代史研究人員參考學習。

作者簡介

暫缺《青年學術論壇(2005年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齊彥槐與道光初年海運
倪玉
1850年以前俄羅斯北京布道團的內部整頓及其經濟情報收集情況
陳開科
19世紀中期安徽的田賦征收制度
顧建娣
赫德與1868~1869年的中英修約
張志勇
徐承祖與中日《天津條約》
戴東陽
督撫與《馬關條約》簽訂后的換約問題 賈小葉
清末新政時期地方督撫的群體結構與人事變遷 李細珠
略論明清間中國人對西學的迎拒
鄒小站
新政、教育與地方社會的變遷
——以1904年無錫毀學案為中心
趙利棟
試析法學家與法律轉型的關系
——以沈家本個人角色與晚清法律變革為例 馮 琳
中國近代婚齡話語的分析:從清末至1930年代 呂文浩
康有為、章太炎與晚清經今古文之爭(導言)
劉 巍
綏遠土默特攤差交涉:五族共和下的蒙漢族群互動(1911—1928)
唐仕春
亞細亞民族會議與中國的反對運動
周 斌
跨地方的地方性實踐
——江南善會善堂向華北的移植
朱 滸
丁文江與中國地質事業(yè)初創(chuàng)
宋廣波
中國太平洋國際學會的基本活動及其
工作重心的轉移(1925~1933)
張靜
論蔣介石第二次下野與再起
金以林
從對立走向交涉:福建事變前后的西南與中央 羅 敏
第五次反“圍剿”中共軍事政策再理解
——以廣昌戰(zhàn)役為中心
黃道炫
國民政府戰(zhàn)前關稅政策研究
蔣清宏
華北淪陷區(qū)糧食的生產與流通
王士花
抗戰(zhàn)時期后方液體燃料工業(yè)發(fā)展評述
劉 萍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口損失之初步估計
卞修躍
臺灣光復與國民政府恢復行使主權
褚靜濤
光復初期臺灣農會與合作社分合問題
程朝云
中蘇關系與臺灣問題(1954~1958)
汪小平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