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中天 媒體真能創(chuàng)造奇跡。短短的時間里,易中天——一個僅在大學里面對少數(shù)學生教授,辛辛苦苦寫了多本書銷量平平的作者——借助于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節(jié)目,便一舉躥紅,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人們談論的熱門話題,出版社、報紙、電視臺追捧的對象。一時間,全國和地方的大型活動、論壇、電視直播間等多個場合,到處都能經常聽到易中天的名字,見到他的身影。書店里,易中天的關于歷史等的書更是明顯擺在暢銷書柜臺。不僅如此,在他的身邊出現(xiàn)了一批鐵桿的追星族,稱之為“意粉”或“乙醚”,其中多數(shù)是16歲到30歲的年輕人,喜歡他的觀眾還專門在網上為他建立了”易中天吧”,有數(shù)千個主題,目前已有數(shù)萬篇帖子。而他個人在網上建立的博客,點擊人數(shù)超過100多萬,不亞于影視娛樂明星?!凹奕司图抟字刑臁边@樣的標題也赫然見諸報端。大紅大紫,如日中天,這成為成千上萬的人用在易中天身上的詞。以前說起最受追捧的人物,都是娛樂明星:有自己的追星族,有自己的網站,有現(xiàn)在最時髦的博客,走到哪兒被人認出來,或者有人要求簽名,而這一切現(xiàn)在都發(fā)生在一位教授身上。而這對于一個大學的教授來說,似乎還并不多見。走紅的易中天自然成了爭議人物,于是,批評之聲四起,更多的則支持易中天的走紅。也有一些學者冷靜地看待易中天熱的現(xiàn)象。本書搜錄了有關“易中天熱 ”的文章三十篇,各種聲音都有,萃成一書,目的在于讓廣大讀者全面了解目前出現(xiàn)的易中天熱,通過各種爭論,從中得到認識,有所啟迪。作家余華曾是牙醫(yī),其小說中又有一人物俞拔牙,為此,一部批評余華的評論集便起名為“給余華拔牙”。而本書之名為“給易中天補牙”,則純粹是看中了拔牙所透出的一面,像王景愚的小品拔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