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學術史著作著眼于“通”和“全”,它由唐五代、北宋、南宋、金元、明清五個斷代分冊組合而成,是一部詞體文學研究通史。主編者和撰寫者的初衷,是要通過仔細掃描各個歷史時期的研究情況,發(fā)現其研究特點和帶有規(guī)律性的現象,從而梳理出一條“史”的脈絡,盡可能真切和清晰地展現詞體文學一千多年來被研究的全過程,為將來撰寫更加完備的詞學學術史奠定基礎。作者通過泛覽整部書稿和抽讀各分冊的“概說”與重點章節(jié),發(fā)現主編與撰寫者們的學術目標已基本達到。此書由于歸納和描述了歷代詞學家的學術觀念、研究方法、手段和話語表述方式等等,還為當代學人提供了許多借鑒;此外由于它已經對各個歷史時期的研究狀況作了基本的清理,還可以為當代學人省卻不少翻檢之勞,并且可以借此避免在選題與研究上的一些重復現象。當然,這部書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主要表現在:對某些重要的理論問題和詞學專門問題的論述尚未準確到位;個別分冊堆列到材料較多,而用自己的觀點來歸納和評述較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