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人民廣播電臺主任記者禮桂華撰寫、東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廣播新聞策劃》一書,對廣播新聞策劃的歷史、概念、原則、方法、過程及廣播新聞策劃諸多內容進行了系統(tǒng)的論述,并緊密結合廣播新聞策劃的實踐,運用實際案例說話,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全書38.3萬字。
《廣播新聞策劃》一書既應時而生,又填補了理論空白。隨著國家民主政治制度建設進程的加快,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迅速發(fā)展,隨著各類模糊媒體的不斷涌現,新聞正在成為復雜生產過程的勞動產品,成為新型的創(chuàng)意行業(yè)的創(chuàng)意產品,新聞媒體的功能和作用正在呈現出多元和開放的態(tài)勢,在這種歷史變革面前,廣播新聞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看重“策劃“這個不同凡響的銳利武器。而新聞策劃的理論體系建樹則大大落后于新聞策劃的實踐,據不完全統(tǒng)計,到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一部系統(tǒng)論述廣播新聞策劃的專業(yè)書籍?!稄V播新聞策劃》一書的出版既適應了廣播新聞策劃實踐的需求,又填補了這一領域理論研究的空白,具有較強的理論創(chuàng)新價值。
《廣播新聞策劃》一書理論體系框架嚴密、結構合理,理論研究方法科學、邏輯嚴謹。從結構上看,《廣播新聞策劃》一書主干與分支縱橫交錯,條分縷析,演繹推理,邏輯嚴謹,游刃自如。
本書縱向結構上分為三條主干線:
一是廣播新聞策劃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演變主干線。這條主干線從1926年10月1日,與中國第一座官辦廣播電臺---哈爾濱廣播無線電臺開播同時誕生的廣播新聞策劃開始,到今天廣播新聞人對廣播新聞策劃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邁進。悠悠80載的廣播新聞策劃歷史分割成三大不同歷史時期:1926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舊中國的廣播與廣播新聞策劃的興起時期;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開播,到1979年改革開放前為人民的廣播與廣播新聞策劃輝煌與曲折時期;1979年改革開放后到現在為改革中的廣播與廣播新聞策劃全面且迅速發(fā)展的三大歷史時期。
二是廣播新聞策劃過程運作的主干線。從“新聞”、“策劃”、“廣播”等關鍵概念說起,到廣播新聞策劃的思維、方法、原則、過程等依次遞進,縱貫廣播新聞策劃的全部過程。
三是廣播新聞策劃內容涵蓋的主干線。從廣播新聞報道策劃到廣播節(jié)目聲音策劃及廣播節(jié)目營銷策劃等,涵蓋廣播新聞策劃諸多內容。并由此搭建出“新聞”、“策劃”、“廣播”等關鍵概念、廣播新聞策劃演變歷史、廣播新聞策劃的思維與方法、廣播新聞策劃的原則、廣播新聞策劃的過程及廣播新聞報道策劃、廣播節(jié)目聲音策劃、廣播節(jié)目營銷策劃等八大內容主干系統(tǒng)。
本書橫向結構上,圍繞各主干線分別劃分出三條分支線:
一、從廣播新聞策劃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演變主干線上,將三個不同歷史時期分別劃分出三個不同支線階段。比如:舊中國的廣播與廣播新聞策劃的興起時期被劃分為興起階段,即(1926年至1931年9.18日本攻占沈陽之前)、無為階段(1931年9.18日本侵略者占領東北至1945年全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和國統(tǒng)區(qū)我黨廣播新聞策劃的“地下“階段(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到1949年全國解放)等三個不同支線階段。
人民的廣播與廣播新聞策劃輝煌與曲折時期被劃分為戰(zhàn)功顯赫階段(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開播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輝煌與曲折階段(新中國成立后至1966年“文革”興起)和整體回落階段(“文革”興起至1979年改革開放前)三個不同支線階段。
改革中的廣播與廣播新聞策劃全面且迅速發(fā)展時期被劃分為以新聞報道策劃為主的策劃階段(1979年改革開放到80年代中期),以體制改革創(chuàng)新和節(jié)目生產方式創(chuàng)新為主的策劃階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和全面創(chuàng)新(上個世紀90年代末到今天)的三個不同支線階段。上述三主九支縱橫交錯的框架結構形成了中國廣播新聞策劃史的宏偉畫卷。
二、從廣播新聞策劃過程運作主干線上,將廣播新聞策劃的不同過程或不同層面分別劃分出三個不同支線或層面。比如:在廣播新聞策劃運作過程上從最基本的概念認識入手,劃分出關鍵概念、原則與方法和具體過程三大不同支線層面。在關鍵概念支線上,作者從我國古代詞源學角度、現代思維認識和各關鍵概念間的相互關系三個層面上梳理、剖析、考證,從而得出了關于“新聞”、“策劃”、“廣播”等關鍵概念的新的定義。在策劃原則、思維與方法的支線層面上,列出了新聞的政治原則、新聞原則和策劃適度原則等重大原則及新聞思維、策劃思維和新聞策劃思維等三類思維的聯系區(qū)別,同時,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旋法、點金法、調角法、借勢法和整合法等主要策劃方法。對新聞報道策劃的過程,則是從策劃方案形成、實施和反饋整理三個主要程序上進行分解論述。
三、從廣播新聞策劃內容結構的主干線上、將廣播新聞策劃內容主干系統(tǒng)分別劃分出三個不同支線:比如:在新聞報道策劃主干線上分別劃分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不同支線。在廣播節(jié)目聲音策劃主干線上分別劃分出聲音傳播要素、聲音策劃標準和聲音策劃方法等三個不同支線。在廣播節(jié)目營銷策劃干線上分別劃分出受眾市場營銷策劃、廣告市場營銷策劃、交易市場營銷策劃等三個不同支線。
總之,全書由干到支,由總到分、由微觀到宏觀,由局部到整體,條分縷析,演繹推理,邏輯嚴謹,構建出宏觀主干框架下的微觀分支體系的合理結構。書中內容涉獵甚廣且沉潛揣摩,凝聚作者精心磨練之后的妙悟。理論闡述與案例剖析相得益彰,書中所論理論均建立在對廣播新聞策劃實踐的總結基礎上,運用實際案例說話,既具有理論的思辨性,又具有情節(jié)的可讀性,更具有實踐的操作性。這種研究方法對新聞學研究方法論上的意義和貢獻可圈可點。
《廣播新聞策劃》一書通篇以策劃的創(chuàng)新思維貫穿始終。書中對“新聞”、“策劃”、“新聞策劃”等關鍵概念的推理論證,對廣播新聞策劃史的梳理論述,對廣播聲音策劃的和體、和聲、和律、和諧四種方法的完整提出及對廣播新聞策劃的系統(tǒng)闡述等都具有首開先河的創(chuàng)造意義。
《廣播新聞策劃》對廣播新聞策劃實踐、廣播文化產業(yè)經營及廣播新聞策劃理論體系建設等具有切實的可操作性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