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
中西誠信之比較
中國人、西方人:信神靈與信上帝
有錢勿忘行善
“私有財產”與獨立個體
西方為什么車讓人
說東道西談送禮
誰是“仆人”誰是“主人”
西方人的敬業(yè)精神
西方人“不講”父母恩
文化有差異 信仰有不同
話說“以人為本”
情理法——法理情
各是各的活法
空間感覺的差異
不被打攪的權利
涉外婚姻的文化沖突
摸鼻子的文化觀
“孔融讓梨”與美國媽媽分蘋果
籬笆就是籬笆 墻就是墻
我所了解的美國個稅
有感于德國人的節(jié)儉之風
中日集體精神之比較
小泉為什么鐵心“拜鬼”
既不能忘記 也不能原諒
印度印象
不可思議的印度種姓
迷人的印度女人
印度的窮人和富人
印度街頭即景
印度的文物和保護
訪印度人家
德里的綠化
印度的小費
中國廚師阿龍
人生況昧
短暫與永恒之間
一人一個活法
干自己想干的事=幸福
抓住今天
欲望
閱歷
快樂
福氣
靈魂
生命
活個坦然
人生
行路
說真話
生活方式
人心向善
“堵心丸”與“開心果”
得意與失意之時
敬人與尊己
你贊成安樂死嗎?
祖國
總統(tǒng)與平民
換個角度試試
升起理想的太陽
小吏的良心說
揮之不去的一件事
我們富了嗎?
人與狗——誰比誰更親
至愛真情
愛情是這樣的
星期天怎么過
無聊便讀書
也談開列必讀書
怎樣做父母
再說怎樣做父母
的藝術
別想讓他們像你
少說我們那時候
老人也該有個夢
年輕是資本年老是財富
找老伴還是找愛情
兒欲孝時親要在
回家
家,剪不斷的思念
我的父親
母親,永遠的港灣
釣魚
我從北京走到武漢
臺燈
鄰居
第一次當師傅
夢幻蝶
逝者如斯
活著的智慧
同學
美在過程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