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論《詩經》征戍詩的風格特征
墨家傳《詩》與戰(zhàn)國《詩》學系統(tǒng)
以意逆志說與《詩經》的接受
從“君子”探《詩經》中彰顯的貴族人格精神——兼論“君子”在先秦的流變
試論司馬遷對《詩》的接受
魏晉詩人對《詩經》的接受
南朝作家對《詩經》的接受與發(fā)展
謝詩《詩三百》旨趣論——由陳祚明對謝靈運的評價談起
略述《文選序》對《毛詩序》的繼承和發(fā)展
蕭綱《毛詩十五國風義》臆測
憂憤斥亂政遠代有回聲 ——論“二雅”怨刺詩與唐末刺世詩
朱熹《詩集傳》于《詩序》有廢有從考說
朱熹與呂祖謙關于《詩經》的四大論辯平議
姚際恒對《詩經》文學性的體認
詩“正變”說平議
《詩經》的語言結構對成語的影響
制度文化與《詩經》研究
《詩經》中的“水”與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學呈現
中國戰(zhàn)爭文學的源頭——《詩經》戰(zhàn)爭詩表現戰(zhàn)爭的思維特點及文化缺失之我見
論《詩經》之水
《豳風•鴟鶚》之寓意探究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