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再序
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形式應是“實踐思維”
(一)“哲學形態(tài)”的內涵
(二)哲學形態(tài)的演進
1. 本體論哲學與單線客體性思維
2. 認識論哲學與單線主體性思維
3. 方法論哲學與實踐思維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的不同理解
1.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理論
2.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學”
3.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思維”
二 實踐思維形成確立的現(xiàn)實依據(jù)與思想根源
(一)實踐思維形成確立的現(xiàn)實依據(jù)
1. 實踐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
2. 實踐是人類面臨的一切矛盾產生的總根源和解決的部途徑
3. 實踐是人的本質生成的最終依據(jù)和實現(xiàn)的惟一場所
4. 實踐是任何理論產生的最終根源和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5. 實踐是活動的構成環(huán)節(jié)與矛盾內容
(二)實踐思維形成確立的思想根源
1. 實踐范疇的發(fā)生
2. 實踐范疇的發(fā)展
3. 科學實踐范疇的確立
三 實踐確立的基本特征
(一)實踐思維的致思趨向
(二)實踐思維的運思途徑
四 遵循實踐思維變革哲學觀念
(一)實踐思維視閾中的“物質觀”
1. 物是“自在之物”
2. 物是“感覺的復合和集合”
3. 物是感性活動的對象或產物
(二)實踐思維視閾中的認識論
1. 認識是主體意識對客體的反映
2. 認識是思維自己建構自己的過程
3. 認識是知、情、意共同作用的結果,是選擇、反映、建構、創(chuàng)造的過程
(三)實踐思維視閾中的辯證法
1. “辯證法是自然界的獨白”
2. 辯證法是思維自己構成自己的矛盾運動
……
五 運用實踐思維回答時代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