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混凝土結構的一般概念
1.2 混凝土結構的發(fā)展概況
1.3 學習本課程應注意的問題
思考題
第2章 鋼筋與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
2.1 鋼筋
2.1.1 鋼筋的品種及級別
2.1.2 鋼筋的強度和變形
2.1.3 鋼筋的疲勞
2.1.4 鋼筋的選擇
2.2 混凝土
2.2.1 單軸應力狀態(tài)下混凝土的強度
2.2.2 復合應力狀態(tài)下混凝土的強度
2.2.3 混凝土的變形
思考題
第3章 結構設計方法
3.1 結構的功能要求和極限狀態(tài)
3.1.1 結構的功能要求
3.1.2 結構的極限狀態(tài)
3.1.3 結構的設計狀況
3.2 結構上的作用、作用效應力和結構抗力
3.3 極限狀態(tài)方程
3.3.1 設計基準期和設計使用年限
3.3.2 極限狀態(tài)方程
3.4 結構近似概率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
3.4.1 結構可靠度和失效概率
3.4.2 目標可靠指標和安全等級
3.5 實用設計表達式
3.5.1 分項系數
3.5.2 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
3.5.3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表達式
3.5.4 按極限狀態(tài)設計時材料強度指標
3.6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定
思考題
第4章 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4.1 一般構造要求
4.1.1 截面形式
4.1.2 截面尺寸
4.1.3 混凝土保護層
4.1.4 縱向受力鋼筋
4.2 受彎構件正截面試驗研究
4.2.1 受彎構件正截面的破壞形態(tài)
4.2.2 適筋梁正截面受力的三個階段
4.3 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一般原則
4.3.1 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的基本假定
4.3.2 平衡方程
4.3.3 等效矩形應力圖形
4.3.4 界限相對受壓區(qū)高度與最小的配筋率
4.4 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4.1 基本計處公式
4.4.2 計算表格的應用
4.4.3 計算方式
4.4.4 計算例題與討論
4.5 雙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5.1 概述
4.5.2 鋼筋的抗壓強度設計值fy
4.5.3 計算公式及適用條件
4.5.4 計算方法
4.6 單筋T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4.6.1概述
4.6.2 基本計算公式
4.6.3 計算方法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5.1概述
5.2 無腹筋粱的受剪性能
5.2.1斜裂縫的形成
5.2.2 無腹筋梁斜裂縫出現后的受力狀態(tài)
5.2.3 無腹筋粱的剪切破壞形態(tài)
5.3 有腹筋梁的受剪性能
5.3.1 有腹筋粱斜裂縫出現后的受力狀態(tài)
5.3.2 有腹筋粱的剪切破壞形態(tài)
5.4 影響斜截面抗剪強度的主要因素
5.4.1 剪跨比
5.4.2 混凝土強度
5.4.3縱筋配筋率
5.4.4 配箍率和箍筋強度
5.5 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5.5.1基本假設
5.5.2 無腹筋梁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
5.5.3 有腹筋粱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
第6章 黏結、錨固及鋼筋布置
第7章 受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第8章 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
第9章 受拉構件的截面承載力
第10章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裂縫及變形控制
第11章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