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軻,字子與,戰(zhàn)國鄒(今山東省鄒縣東南)人,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后裔。約生于公元前372年,卒於公元前289年。幼年喪父,受到賢母嚴格的教育,曾三遷於學宮旁,習俎豆之事。后受業(yè)於子思門人,是孔子的四傳弟子。孔子所創(chuàng)的儒家學說,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繼承和發(fā)展而變得更豐富了,更系統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苑囿里,終于長成了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睹献印肥侨寮业慕浀涿彩茄芯棵献拥纳绞论E及其學說的最重要的資料。許多激勵人心、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編者注譯的原則是,廣搜博采,會同比較,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選出編者認為最能表達原文的解釋、最恰當的詞語、句式。編者著力于譯,全書以直譯為主,少用意譯,以便盡可能減少譯文失誤,避免以己意摻入文意,同時給初學文言者提供方便。語言力求符合語境、人物、文章風格等,注重簡潔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