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航天型號軟件研制過程

航天型號軟件研制過程

航天型號軟件研制過程

定 價:¥20.00

作 者: 湯銘端
出版社: 宇航出版社
叢編項: 航天型號軟件工程系列叢書
標 簽: 電腦網(wǎng)絡

ISBN: 9787801442475 出版時間: 1999-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3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航天型號軟件研制過程》共18章。書中對軟件工程基本理論、概念和結構化方法進行了介紹,給出了航天型號軟件研制過程模型,對該過程中的各軟件研制基本階段逐個詳細地介紹了其任務、步驟、產(chǎn)品、要求及推薦采用的方法與工具,并對貫穿軟件研制全過程的評審、配置管理等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的介紹。讀者通過《航天型號軟件研制過程》可以了解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內(nèi)容,基本掌握軟件工程化研制的過程和技術,并能夠在航天型號工程和其它工程研制中參照《航天型號軟件研制過程》方便地實施?!逗教煨吞栜浖兄七^程》的主要讀者為航天型號軟件研制項目組中的所有技術人員、相關的主任設計師和行政指揮管理人員,同時供各級領導和其他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航天型號軟件研制過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1章 概論
    1.1計算機系統(tǒng)工程
    1.2計算機軟件
    1.3軟件危機
    1.4解決辦法
    1.5軟件工程
    1.6軟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6.1計劃管理
    1.6.2評審
    1.6.3配置管理
    1.6.4軟件開發(fā)方法和工具
    1.6.5文檔
    1.6.6開發(fā)小組
    1.6.7不斷改進
    1.7軟件研制過程模型
    1.7.1基本階段、活動和里程碑
    1.7.2瀑布模型
    1.7.3增量模型
    1.7.4漸進模型
    1.7.5原型開發(fā)模型
    1.7.6螺旋模型
    1.7.7軟件研制過程模型的選擇
   第2章 結構化方法
    2.1結構化程序設計理論
    2.1.1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2.1.2設計先于編碼
    2.1.3逐步細化的設計方法
    2.2結構化分析方法
    2.3結構化設計方法
    2.3.1建立初始結構圖
    2.3.2改進初始結構圖
    2.4結構化編程方法
    2.5面向對象方法簡介
    2.5.1面向對象方法的歷史、現(xiàn)狀和發(fā)展
    2.5.2基本概念
    2.5.3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概述
    2.5.4面向對象方法與結構化方法的比較
   第3章 航天型號軟件工程
    3.1航天型號軟件研制特點和現(xiàn)狀
    3.2航天軟件研制基本階段
    3.2.1系統(tǒng)需求
    3.2.2軟件需求分析
    3.2.3概要設計
    3.2.4詳細設計
    3.2.5軟件實現(xiàn)
    3.2.6軟件組裝測試
    3.2.7軟件確認測試
    3.2.8系統(tǒng)聯(lián)試
    3.2.9軟件更新與更改
    3.2.10軟件重用
    3.2.11 軟件驗收交付
    3.3航天型號軟件研制過程模型
    3.3.1原型、基本型、更新型
    3.3.2模樣、初樣、試樣(正樣)
    3.3.3過程的剪裁
    3.4軟件的運行維護
    3.4.1軟件運行
    3.4.2軟件更改(維護)
    3.5軟件獨立測試
    3.6各階段共同的任務
    3.6.1文檔編制
    3.6.2評審和審查
    3.6.3配置管理
    3.6.4數(shù)據(jù)采集和積累
    3.7航天型號軟件研制隊伍
   第4章 系統(tǒng)需求
    4.1概論
    4.2進入狀態(tài)
    4.3主要工作
    4.3.1系統(tǒng)分析
    4.3.2系統(tǒng)設計
    4.3.3定義各軟件研制項目
    4.3.4確定軟件的關鍵性級別
    4.3.5編制軟件研制任務書
    4.3.6評審
    4.3.7簽署軟件研制任務書
    4.4方法和工具
    4.5技術要求與驗證
    4.6階段產(chǎn)品
    4.7結束標志
    4.8航天計算機軟件產(chǎn)品代號
   第5章 軟件需求分析
    5.1概論
    5.2進入狀態(tài)
    5.3主要工作
    5.3.1組建軟件研制項目組
    5.3.2需求分析
    5.3.3項目計劃
    5.3.4編制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
    5.3.5編制軟件研制計劃
    5.3.6編制軟件確認測試計劃
    5.3.7編制軟件確認測試說明初稿
    5.3.8編制軟件使用說明初稿
    5.3.9評審
    5.4方法和工具
    5.4.1分析員的職責和素質
    5.4.2數(shù)據(jù)流圖(DataFlowDiagram,簡稱DFD)
    5.4.3控制流圖(ControlFlowDiagram,簡稱CFD)
    5.4.4控制說明與狀態(tài)轉換圖(STD)
    5.4.5數(shù)據(jù)字典(DataDictionary,簡稱DD)
    5.4.6處理說明
    5.5技術要求與驗證
    5.5.1研制工作計劃
    5.5.2質量工作計劃
    5.5.3環(huán)境約束
    5.5.4一致性
    5.5.5質量和可靠性要求
    5.5.6系統(tǒng)安全性
    5.5.7安全性分析
    5.5.8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的編制要求
    5.5.9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的質量要求
    5.5.10軟件確認測試計劃
    5.5.11評審
    5.5.12評價需求
    5.6階段產(chǎn)品
    5.7結束標志
    5.8其它
    5.8.1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的編制
    5.8.2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的改進
    5.8.3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的編制工具
   第6章 概要設計
    6.1概論
    6.2進入狀態(tài)
    6.3主要工作
    6.3.1建立物理模型……
    6.3.2編制軟件概要設計說明
    6.3.3編程語言選擇
    6.3.4可靠性設計
    6.3.5安全性分析和設計
    6.3.6編制軟件組裝測試說明
    6.3.7評審
    6.4方法和工具
    6.4.1結構化設計方法
    6.4.2結構圖(SC)
    6.4.3杰克遜(Jackson)方法
    6.4.4Parnas方法
    6.5技術要求與驗證
    6.5.1設計完整
    6.5.2接口清晰
    6.5.3詳細一致
    6.5.4弱耦合
    6.5.5高內(nèi)聚
    6.5.6作用范圍在控制范圍之內(nèi)
    6.5.7規(guī)模和扇入扇出數(shù)
    6.5.8追蹤性
    6.5.9資源和余量設計
    6.5.10 組裝測試說明
    6.6階段產(chǎn)品
    6.7結束標志
   第7章 詳細設計
    7.1概論
    7.2進入狀態(tài)
    7.3主要工作
    7.3.1逐級細化軟件部件
    7.3.2軟件單元過程描述
    7.3.3確定接口信息
    7.3.4編寫軟件詳細設計說明
    7.3.5單元測試用例設計
    7.3.6建立模塊開發(fā)卷宗
    7.3.7評審
    7.4方法和工具
    7.4.1結構化構造
    7.4.2程序流程圖
    7.4.3方塊圖(NS圖)
    7.4.4PAD圖
    7.4.5程序設計語言(PDL)
    7.4.6詳細設計工具比較
    7.5技術要求與驗證
    7.6階段產(chǎn)品
    7.7結束標志
   第8章 軟件實現(xiàn)
    8.1概論
    8.2進入狀態(tài)
    8.3主要工作
    8.3.1編碼
    8.3.2編譯調(diào)試
    8.3.3靜態(tài)分析
    8.3.4代碼審查
    8.3.5單元動態(tài)測試準備
    8.3.6單元動態(tài)測試實施
    8.3.7填寫模塊開發(fā)卷宗
    8.3.8評審
    8.4方法和工具
    8.4.1結構化編程方法
    8.4.2單元測試
    8.4.3靜態(tài)分析技術
    8.4.4代碼審查
    8.5技術要求與驗證
    8.5.1模塊結構
    8.5.2編程風格
    8.5.3單元測試用例
    8.5.4測試覆蓋率
    8.6階段產(chǎn)品
    8.7結束標志
   第9章 組裝測試
    9.1概論
    9.2進入條件
    9.3主要工作
    9.3.1補充完善軟件組裝測試說明
    9.3.2集成和測試
    9.3.3編寫軟件組裝測試報告
    9.3.4完成軟件使用說明
    9.3.5評審
    9.4方法和工具
    9.4.1非增量方式
    9.4.2自頂向下方法
    9.4.3自底向上方法
    9.4.4“三明治”方法
    9.5技術要求與驗證
    9.5.1組裝測試內(nèi)容
    9.5.2組裝測試的要求
    9.5.3組裝測試的通過準則
    9.5.4軟件更改控制要求
    9.6階段產(chǎn)品
    9.7結束標志
   第10章 確認測試
    10.1概論
    10.2進入條件
    10.3主要工作
    10.3.1組織軟件確認測試小組
    10.3.2配置軟件確認測試環(huán)境
    10.3.3確定軟件確認測試計劃和確認測試說明
    10.3.4軟件確認測試說明評審
    10.3.5執(zhí)行測試
    10.3.6分析測試結果
    10.3.7編寫軟件確認測試報告
    10.3.8軟件確認測試階段評審
    10.3.9軟件修改和回歸測試
    10.3.10 配置管理
    10.4方法和技術
    10.4.1功能測試
    10.4.2性能測試
    10.4.3資源和余量測試
    10.4.4邊界測試
    10.4.5操作測試
    10.4.6外部接口測試
    10.4.7強度測試
    10.4.8可靠性測試
    10.4.9安全性測試
    10.4.10恢復性測試
    10.4.11安裝性測試
    10.4.12移植性測試
    10.4.13保密性測試
    10.4.14回歸測試
    10.5技術要求與驗證
    10.6階段產(chǎn)品
    10.7結束標志
    10.8第三方獨立測試
    10.8.1目的意義
    10.8.2工作內(nèi)容
    10.8.3獨立測試機構和任務
    10.8.4主要工作
    10.8.5其它注意事項
   第11章 系統(tǒng)聯(lián)試
    11.1概論
    11.2進入條件
    11.3主要工作
    11.3.1組織系統(tǒng)聯(lián)試組
    11.3.2制定系統(tǒng)聯(lián)試工作計劃
    11.3.3建立真實的系統(tǒng)工作環(huán)境
    11.3.4設計軟件測試用例
    11.3.5形成系統(tǒng)綜合試驗大綱和操作細則
    11.3.6執(zhí)行系統(tǒng)聯(lián)試
    11.3.7分析
    11.3.8編制系統(tǒng)聯(lián)試報告
    11.3.9評審
    11.3.10軟件修改和回歸測試
    11.4方法和技術
    11.5技術要求與驗證
    11.6階段產(chǎn)品
    11.7結束標志
   第12章 軟件驗收交付
    12.1概論
    12.2軟件驗收負責單位
    12.3軟件驗收前提
    12.4軟件驗收依據(jù)
    12.5軟件驗收過程
    12.6軟件驗收申請
    12.7軟件驗收計劃
    12.8軟件驗收組織
    12.8.1組織機構及人員組成
    12.8.2驗收委員會的任務及權限
    12.8.3驗收地點和條件
    12.8.4驗收記錄
    12.9軟件驗收測試和配置審計
    12.9.1驗收測試
    12.9.2配置審計
    12.10軟件驗收評審
    12.10.1軟件驗收準則
    12.10.2驗收綜合評價
    12.10.3評審結論
    12.11軟件驗收報告
    12.12驗收未通過的處理
    12.13軟件產(chǎn)品交付
    12.14 持續(xù)軟件保障
    12.14.1承辦方的責任
    12.14.2交辦方(或最終用戶)的責任
    12.15進一步完善和維護
   第13章 軟件更新與更改
    13.1概論
    13.2軟件的維護性
    13.3軟件更改過程
    13.3.1更改申請
    13.3.2更改申請審批
    13.3.3更改實施
    13.3.4更改的測試
    13.3.5更改評審
    13.4軟件更新過程
    13.4.1系統(tǒng)需求
    13.4.2軟件需求
    13.4.3軟件設計
    13.4.4軟件實現(xiàn)
    13.4.5軟件測試
    13.4.6系統(tǒng)聯(lián)試
    13.4.7驗收交付
    13.5緊急更改及其控制
    13.6維護的副作用
    13.6.1修改程序的副作用
    13.6.2修改數(shù)據(jù)的副作用
    13.6.3文檔資料的副作用
    13.7軟件維護問題
    13.7.1存在的問題
    13.7.2維護“異常程序”
    13.7.3預防性維護
   第14章 軟件重用
    14.1重用技術概述
    14.2航天型號軟件的重用
    14.3軟件模塊的重用
    14.3.1模塊重用的工作
    14.3.2生成重用技術
    14.4完整軟件的重用
    14.5軟件結構的重用
   第15章 評審與審查
    15.1概論
    15.2階段評審
    15.2.1評審的目的
    15.2.2評審組成員
    15.2.3評審程序
    15.2.4階段評審表
    15.3技術評審
    15.3.1目的
    15.3.2組織
    15.3.3輸入
    15.3.4活動
    15.4軟件審查
    15.4.1目的
    15.4.2組織
    15.4.3輸入
    15.4.4活動
    15.4.5輸出
    15.5技術評審和審查指南
    第16章 軟件配置管理
    16.1概論
    16.2配置管理活動
    16.2.1配置標識
    16.2.2配置項貯存
    16.2.3配置更改控制
    16.2.4配置狀態(tài)統(tǒng)計
    16.2.5交付
    16.3軟件配置管理計劃
    16.4軟件配置管理過程
    16.5軟件配置管理的參考步驟
    16.6型號飛行試驗中的軟件配置管理
    16.7注意事項
   第17章 軟件項目管理中的問題
    17.1組織機構
    17.2軟件定義的管理問題
    17.3軟件項目的失敗
    17.3.1失敗的托辭
    17.3.2失敗的理由
    17.4軟件工程教育和培訓
   第18章 軟件過程成熟度模型(CMM)
    18.1軟件過程成熟度的五個等級
    18.2關鍵過程區(qū)域
    18.2.1等級2的關鍵過程區(qū)域
    18.2.2等級3的關鍵過程區(qū)域
    18.2.3等級4的關鍵過程區(qū)域
    18.2.4等級5的關鍵過程區(qū)域
   附錄 數(shù)據(jù)采集表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