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雷達干涉測量:原理與信號處理基礎

雷達干涉測量:原理與信號處理基礎

雷達干涉測量:原理與信號處理基礎

定 價:¥17.50

作 者: 廖明生,林琿 著
出版社: 測繪
叢編項:
標 簽: 自然科學 地球科學 測繪學

ISBN: 9787503011870 出版時間: 2003-08-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6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雷達干涉測量(INSAR)是近十幾年來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其一般理論日益成熟,應用前景頗為看好?!独走_干涉測量:原理與信號處理基礎》結合作者多年來從事雷達遙感和INSAR技術研究的成果和實際經(jīng)驗,力圖兼顧入門性和前沿性兩方面,首先闡述《雷達干涉測量:原理與信號處理基礎》的學科背景以及INSAR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在介紹雷達遙感的相關知識和SAR影像主要特點的基礎上,系統(tǒng)地論述了雷達干涉測量技術的基本原理、成像模式、數(shù)據(jù)獲取與數(shù)據(jù)處理的一般步驟等,并進一步探討高程提取的理論精度、立體視覺與雷達干涉成像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試圖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干涉成像的原理。在數(shù)據(jù)處理和相關的算法方面,著重論述了復數(shù)INSAR影像對的自動配準、抑制干涉圖噪聲、相位解纏和數(shù)字高程信息提取等關鍵技術和實施算法等。對于每一個技術環(huán)節(jié),盡量兼顧多種算法或實施途徑,并進行分析對比,給讀者提供多方面的理解。最后還介紹了INSAR技術的重要應用之一的差分干涉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雷達干涉測量:原理與信號處理基礎》從雷達遙感基礎開始到INSAR關鍵技術的論述,大致形成相對完整的結構,方便各種專業(yè)背景的讀者閱讀??勺鳛閺氖聹y繪、遙感、地理、地質災害、自然資源、數(shù)字信號處理和影像信息科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閱讀參考書,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專業(yè)課教材。

作者簡介

暫缺《雷達干涉測量:原理與信號處理基礎》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 論
  1.1 引 言
  1.2 合成孔徑雷達遙感的進展
  1.3 1nsar技術的應用
  1.4 本書的內容安排和閱讀建議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合成孔徑雷達遙感基礎
  2.1 雷達遙感物理基礎
  2.2 真實孔徑雷達基本原理
  2.3 sar系統(tǒng)基本原理
  2.4 sar影像的主要特性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雷達干涉測量概述
  3.1 insar基本原理
  3.2 立體幾何量測原理與干涉成像
  3.3 insar成像的幾種模式
  3.4 insar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復數(shù)影像配準
  4.1 影像配準的基本原理
  4.2 干涉圖質量的評估與影像配準精度
  4.3 insar復數(shù)影像配準方法概述
  4.4 基于幅度影像的從粗到細匹配策略
  4.5 幅度影像相關系數(shù)用于精確匹配的局限性
  4.6 相干性測度用于精確配準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干涉圖生成與相位噪聲濾波
  5.1 干涉圖的生成
  5.2 在復數(shù)域對干涉圖進行去噪處理的原理
  5.3 基于局部坡度(10cal slope)的自適應濾波
  5.4 中值-自適應平滑濾波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相位解纏
  6.1 相位解纏概述
  6.2 相位解纏的基本原理
  6.3 典型的基于路徑積分解纏方法
  6.4最小二乘解纏方法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從相位到dem的計算
  7.1 從相位到高程的轉換
  7.2 雷達影像的幾何處理
  7.3 insar數(shù)據(jù)的地理編碼處理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差分干涉技術及應用
  8.1 概 論
  8.2 差分干涉的基本原理
  8.3 d—insar數(shù)據(jù)處理的間接方法
  8.4 關于d-insar數(shù)據(jù)應用的幾點討論
  8.5 d-insar用于形變監(jiān)測的實例
  8.6 gps技術發(fā)展概述
  8.7 gps技術與insar技術的集成應用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