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又不能盡者矣?!吨杏埂肥俏覈寮业闹匾軐W經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重要古代思想文獻,通常被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不讀《中庸》,不懂天下之定理;不學《中庸》,不明處世之智慧;不用《中庸》,不成人生之卓越,這本《〈中庸〉的智慧》,是作者將自己對《中庸》一書的理解進行的一個簡單的陳述?!吨杏埂肥俏覈寮业闹匾軐W經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重要古代思想文獻,通常被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它原來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的朱熹把《中庸》從《禮記》四十九篇中分割出來,與《大學》、《論語》、《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為“四書”之一。它的內容主要是發(fā)揮和貫通了孔子“中庸”的思想?!爸小本褪遣黄灰校坝埂本褪浅?。以“中庸”為名就是啟發(fā)人們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為上要不走極端,無不及亦無過之。其中也體現了儒家關于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同時,《中庸》一書還希望人們以“至誠”的態(tài)度不斷進行道德修養(yǎng),以達到自我完善的境界。這本《〈中庸〉的智慧》,是作者將自己對《中庸》一書的理解進行的一個簡單的陳述。